徽州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其雕刻工艺细腻复杂,以人物、祥禽瑞兽、花卉、吉祥图案等题材为主,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罩、门楣、屋檐、屋顶、柱础、屋瓴等处。歙县南部的北岸镇曾是徽州砖雕的发源地,出了许多技艺高超的砖雕古艺人,至今在北岸镇、昌溪乡等一些村落的古建筑上都留存有他们雕琢的精美砖雕,譬如潘氏宗祠、吴氏宗祠、风雨廊桥、兰桂山房等。国家级徽州砖雕代表性传承人吴正辉就出生于这个古镇的大阜村。
吴正辉,1966年出生在徽州砖雕之乡歙县。祖父是当地一名砖工艺人,父亲随祖父一起走南闯北从事砖工行业。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砖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吴正辉自幼喜欢画画,也许是所处环境的耳濡目染,也许是父亲做精工砖匠的遗传。在北岸中学读书时,一位姚老师就教过他雕刻版画。初中毕业后,进入省重点职业中学——行知学校学习园林花卉专业,其间又受到教国画、广告美术老师的教诲。1987年从学校毕业后,他先后在砚雕大师方钦树开办的徽城文化服务部及行知工艺厂从事砚雕工作,时常也接一些砖雕的活儿。1989年参与了上海大观园的巨幅砖雕制作后,就更加钟情于砖雕这门技艺。后来回家开了一个徽派砖雕作坊,沉下心来琢磨徽州砖雕技艺。
砖雕由于材料是青砖,在雕刻中易断,不易雕刻。木雕、石雕的雕刻底面都是平底,而砖雕与其不同,呈一个斜坡式递进。砖雕第一个层面处理不好,第二个层面就很难处理。一般五六层都可以打坯完成雏形后根据砖雕工序制作。到七层左右,打坯就无法进行了,而要打的八九层画面更是隐藏在前几层背后,刀具从各个角度都无法下刀。这一切始终困扰着吴正辉这一代砖雕艺人。吴正辉查阅了大量当时修复砖雕时积累的一些资料,一次又一次实地考察吴氏宗祠等典型的徽式建筑,与东阳木雕国家级大师黄小明等多个专家交流经验。他首先构思了九层作品的内容,为展示徽州民俗民风中的祝寿场景《全家福》,巧妙运用错开分位法绘制出九层分解图。作品的一至七层画面根据设计理念,按照打坯等砖雕工序雕刻初具雏形。进入八层时,在作品中层次之间有透雕的地方刀具还是不能随意摆动,稍有不慎就会碰断。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吴正辉还没有找到理想的突破口。他捧着古代砖雕揣摩着,古代砖雕为什么在侧面打孔,一开始是认为便于安装固定,于是把不同时期有打孔的砖雕都找出来细细观察,发现了有一种规律,打孔多的层次就多,打孔少的层次就少,这就是古人经过多少代努力创造的多层侧掏技法,他茅塞顿开。
巧妙构思、侧面下刀、正面布局,九层画面逐一打开了。吴正辉终于在见方尺余,厚仅及寸的砖坯上雕出九个层面的镂空画面作品《全家福》,该作品雕刻的26个人物栩栩如生,楼阁回廊层层递进,松树梧桐遥相呼应,从近景到远景,前后透视,层次分明,可以说是当代徽州砖雕的巅峰之作。
徽州砖雕这门一度失传多年的九层技法的恢复,并非一日之功,也非偶得其果。正是吴正辉多年潜心钻研、懂得其精髓、巧用其手法,加上一刀一刻的扎实功底,才有水到渠成的结果。如今的吴正辉依旧淡然,如同他的性格一样。他说:九层技法虽然突破了,我是感到喜悦,但技艺永远没有高点,我还需要不断的求索,将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