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筷子是极具特色的中国餐具,不仅在餐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承载着深厚的风俗文化传统。不过,少有人知道,筷子并不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餐具,中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使用餐叉和餐勺了。那么,筷子为何会成为中国人最常用的餐具呢?筷子在历史上发挥过什么作用?又有着怎样的逸闻趣事? □ 据《北京晚报》
唐代墓葬壁画《野宴图》
战国时期曾侯乙墓金盏及金匕
清代紫檀镶金头玛瑙嵌金银箸
商代已有青铜和象牙筷子
中国人用勺子或餐勺吃饭的习惯很早,已有7000年的历史。在很多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多有骨制或陶制甚至象牙的餐勺出现,这些早期的餐勺有些边口较薄,类似于小铲子,有些则已经有了明显的勺和柄,具有了勺子的形状。河南新密市莪沟遗址出土的陶勺大都放置在陶罐内,说明当时应是进食或分食用的食器。中国早期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粟,简单煮制成粥饭即可食用。热腾腾的粥饭不便于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助某种器具,因而用于进食的餐勺就被发明出来。
西周以后,青铜餐勺逐渐取代骨制和陶制的餐勺成为主流,有些青铜餐勺上自铭为“匕”,这应是当时人们对于餐勺的称谓。战国时期漆器工艺得到极大发展,漆匕开始流行并与铜匕共用,这些漆匕大多绘有彩色花纹,非常精美。有专家考证,匕主要分为三种,一种尺寸较大,匕头较尖,用来分肉,称为“牲匕”;一种尺寸较小,用来吃饭,称为“饭匕”;还有一种匕头镂空,用来捞取羹汤中的块状肉类,称为“疏匕”。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了一把金质的匕,匕头上就是镂空的,类似于现在的漏勺,应当属于疏匕。战国中晚期开始,随着周代礼制的崩坏,匕的作用不再细分,仅以吃饭为主。
到了汉代,《说文解字》中有了“匙,匕也”的说法,证明自汉代开始,匕与匙的名称是能够互换的。此时除了吃饭用的饭匕,还出现了一种容量较大的铜勺,长度大都在20厘米以上,类似于现在的汤勺,应是在宴席上分食或舀取流质食物之用。隋唐开始出现大量用白银制作的餐勺,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瓷质的餐勺成为普通家庭常用的餐具。
一般人会以为餐叉是西方人的发明,其实中国人用餐叉的时间非常早,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我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一些遗址中就曾发现过骨质的餐叉。到了青铜器时期,使用餐叉的传统依然延续,但材料还多为骨质,战国时期骨质餐叉多发现于贵族墓葬中,有的被存放在青铜容器内,应该是贵族宴会上取食肉类所用。战国以后,餐叉逐渐退出中国人的餐桌,被筷子和勺子所取代。西方广泛使用叉子进食则要等到10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期以后,最多不过1000年的历史,而之前他们主要还是直接用手抓取食物来吃。叉子在西方的流行也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甚至一开始还被称为“魔鬼的奢侈品”,受到人们的抵制。
筷子古代称为“箸”,是中国人餐桌上重要的餐具。关于筷子的发明人,民间传说中有大禹、妲己和姜子牙等多种说法,这些当然都不可信。从考古实证来看,商代的安阳殷墟遗址曾发现过青铜的筷子,湖北长阳县清江香炉石商代遗址也有骨质的筷子出土。《韩非子》中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说法,意思是说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做成筷子,感到很担心,认为这样奢侈的行为是亡国的先兆。所以,至少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已经使用筷子了。
与现在一双筷子几乎可以适应餐桌上的所有功用不同,早期的筷子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夹取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上》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的说法。梜读音为jiā,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也就是筷子的意思。当时的筷子功能比较局限,只能用来夹羹汤里的菜,吃饭则应当用“匕”,也就是勺子来完成,如《礼记正义》中有“饭黍无用箸,当用匕。”足见古代中国用餐礼节之严格。
在古代中国人的餐桌上,筷子和勺子曾长期并用,合称为“匕箸”或“匙箸”。筷子和勺子的分工明确,筷子用来夹羹汤里的菜,勺子用来吃饭。《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曹操和刘备一起吃饭谈论,曹操说了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失匕箸”,也就是手里的勺子筷子一起掉到了地上。
到了唐宋时期,这种用法依然保留,唐代薛令之的《自悼诗》有“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的句子,即是明证。韩愈在《赠刘师服》诗中自嘲牙口不好,只得“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玄宗曾赐给安禄山“金平脱犀头匙箸”。此外,在敦煌473窟的唐代壁画中,绘有9人围坐进食的场景,每人面前都整齐地摆放着勺和箸。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宋高宗每次吃饭“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可见宋高宗是用公筷夹菜,用勺子吃饭,非常讲究。元代以后,筷子逐渐取代勺子,正式成为吃饭用的工具,而勺子则专门用来舀羹汤。
明代开始出现了“上方下圆”的筷子,也就是我们如今常用的筷子式样。清代的筷子制作工艺愈加精美,《红楼梦》中就有“乌木三镶银箸”和“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光绪时期《御膳房库存金银玉器皿册》记载了当时宫中所用的餐具, 其中筷子有:金两镶牙筷6双、金镶汉玉筷1双、紫檀金银商丝嵌玛瑙筷1双、紫檀金银商丝嵌象牙筷16双、包金两镶牙筷2双、铜镀金驼骨筷8双、银两镶牙筷大小35双、紫檀商丝嵌玉金筷1双、象牙筷10双、银三镶绿秋角筷10双等等。这些筷子用料珍贵、制作考究,不仅是实用的器具,也是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使用餐叉比西方早了4000年
勺子曾被称为“匕” 已有7000年历史
曾与勺子长期并用 元代起成为主要餐具
“筷子”之名直到明代才出现
如前所述,古人一直称呼筷子为“箸”,筷子这一名称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从“箸”到“筷子”称呼的转变,与我国古代江南地区水乡的民俗讳语有关。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江南吴中地区撑船的船夫认为“箸”和“住”同音,船停住了,自然也就没了生意,因此他们忌讳称“箸”,而改称为“快儿”,希望船能跑得快些。这种习俗逐渐流行开来后,“快儿”也就转变成了后来的“筷子”。明人李豫亨《推篷窹语》中也写道:“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筷子者,自其始也。”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筷子不仅是简单的用餐工具,更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历史上有不少与筷子有关的传奇故事,如楚汉相争时,张良曾用刘邦吃饭的筷子为他筹划灭楚大计,留下了“借箸代筹”的传奇。《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则记载了汉景帝用筷子试探条侯周亚夫的故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zì,大块的肉),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上了一大块没切开的肉,又不提供筷子。周亚夫沉不住气,私自向管理宴席的人索要筷子,被汉景帝评价为“此不足君所乎”,并认定“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最终周亚夫被收入廷尉,绝食呕血而死,可以说是“一双筷子引发的血案”。
此外,皇帝也曾将筷子作为奖赏赐给能臣志士,取其“刚正不阿”之意。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宋璟当宰相时,朝野上下都称赞他德高政廉。有一次,唐玄宗在御宴上,将手中的金箸赏赐给宋璟。这位宰相受宠若惊,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道:“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赐金箸是为了表彰宋璟具有像筷子一样正直的高尚品格,可见筷子作为古人常用的生活用品,也承载了文化意义。
筷子是一种极为灵活的餐具,需要有一定的使用技巧。其实,古人们早就专门讨论过筷子的使用方法,如《相书》上说:“三指用著者自如,四指用著者贵,五指用著者大富贵也。”这虽然是迷信的说法,但也可以证明,古人早就发现使用筷子要靠手指的协作配合,方能运用自如。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使用筷子要牵动肩、胳膊、手腕、手指等部位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因此使用筷子吃饭还能起到锻炼手脑的作用,有益于身心健康。
与江南民俗忌讳有关 还曾引发“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