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假体检”当头棒喝
非常道
让服务质量 随人工成本上涨
单车押金难退,监管得跟上了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8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应给“假体检”当头棒喝

□ 史洪举
“体检” 王恒/漫画
 

12月2日,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曝出体检行业“假体检”丑闻。张黎刚表示,在体检行业中,有真体检,也有假体检。张黎刚直言,有些同行,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还有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直接出结果。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体检中心抽了血不做,错误率是多少呢?千分之三。(12月4日《北京青年报》)

体检是人们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进而决定饮食习惯,是否需要治疗的重要依据。从这方面来说,提供“虚假体检”无异于谋财害命,其社会危害程度堪比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因而,监管部门理当对此类毫无道德和底线的“伪体检”现象当头棒喝,让其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按说,提供“虚假体检”服务就是伤天害理。但之所以有体检机构敢于如此胆大妄为,恐怕还在于作恶的风险太小而获利不菲。一般来说,使用仪器检测身体都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利用当前的高精尖设备检测肿瘤的成本更高。那么,收取了体检者高昂费用后而提供编造的体检结果,等同于没有耗费任何成本而获取高额收益,系纯盈利行为。

尤其是,即便查实有“虚假体检”行为,其违法成本也相当之低。根据《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出具虚假或者伪造健康体检结果,可给予警告,造成危害结果的,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以此对待“虚假体检”行为,有纵容行为人作恶的嫌疑。

假如能够将“虚假体检”视为欺诈消费者,鼓励、帮助消费者积极索赔,则可大幅度提高造假者成本。此外,有必要重塑体检行业标准,如强制留存体检档案或重要体检项目的标本,一旦体检人短期内出现与体检结果严重不符的病情,则启动倒查和追责。对那些护士冒名医生等严重行为,理当吊销涉事者证照,甚至按非法行为对待。这样方能形成威慑,让体检机构心存对生命和事实的敬畏,慎重对待体检结果,不钻营造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