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创建中,各学校建设的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体验空间,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天地,也成为学校构建办学特色的新途径。目前,合肥市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试点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建设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第四批试点学校创新实验室正在建设。据了解,已建成使用的创新实验室内容丰富、门类众多,涉及科学、物理、信息技术、艺术等众多学科和领域,为学生提供多类型的跨学科课程和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这儿培养了他们对未知领域探索和追求的兴趣,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科普创新实验室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的科普创新实验室深受学生喜爱。这个创新实验室配备不同仪器和设备,学校还开发了一系列实验课程和器材,将自然科学现象如物理中的光、电、磁等现象带入实验室,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书本中的知识和原理,又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四十六中海恒分校是一所快速发展中的现代化初中,在创建新优质学校的过程中,该校秉承“超越过去,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实施“立足校本研修,实施智慧教育”的创建项目,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契机。科普创新实验室就是这样一个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实验平台,它像一个磁场,集聚和吸引着所有学生。在最初创建创新实验室时,学校就明确,创新实验室的生命力不在于设施设备,而在于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数量,在四十六中海恒分校,科普创新实验室属于所有学生。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创新实验室
一聊起机器人、物联网实验课或编程,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的学生们兴趣盎然。2015年,六安路小学中铁校区建设了创新实验室,开设了物联网实验课、机器人课、3D打印课、编程课,助力学校优质发展。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活动的空间,更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多门课程相互联系,充满挑战,趣味性强。学校还以创新实验室为活动基地,成立了四个社团,以机器人课、编程课、物联网实验课、3D打印为基础,再根据师资力量和学生特长向机器人、科技创新、信息学方向培养人才。如今,创新实验室已经成为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学生心目中的快乐天地。这几年,同学们还获得过全国物联网工程师大赛全国三等奖、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二等奖和三等奖、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普及赛冠军、季军和二等奖等。
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科技创新实验室
“生活中,很多同学想学钢琴但又怕不能坚持,让家里购买的钢琴成为摆设,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制作一架钢琴呢?”在合肥第九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现场,来自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的赵永嘉同学和他的团队成员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他们利用在校园创客空间学习到的伺服马达和各种传感器的相关知识,用六个水杯,便做成自动演奏水钢琴机器人。2015年,和平小学东校在校园馆室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资建设了科技创新室,开设初期共三项课程:建筑模型、航海模型、FLL机器人。2016年扩大了科技创新实验室面积,并增设两门课程:3D打印、WER机器人。同年成立STEAM创客小组,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科技创新室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乐趣,他们都特别希望通过学习课程,来掌握更多的关于科技的知识。
合肥市淝河小学:“绿叶子绘本创艺室”
在合肥市淝河小学,“绿叶子绘本创艺室”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地方,它是淝河小学立足“让师生享受幸福教育”的创建理念,结合“健康·悦读”特色品牌而创建的创新实验室。“绿叶子绘本创艺室”以绘本阅读为主题,融合绘本阅读教学与创编体验等,并以《最后一片叶子》为灵感而命名,希望每位学生都有目标和信念,充满生命力。这个温馨有趣的空间提供的不仅是互动的悦读课堂和舒适的阅读区,还是艺术创造中心和作品展示中心,学生们更可以走上小舞台,尽情展现自己。学生们在这里阅读绘本,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还可以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创作,乐在其中。如今的“绿叶子绘本创艺室”不再只局限于几十平米的教室,学生们跟随老师走出校门进入更广阔的大自然,真正实践“绿叶子”的内涵——知识转化为能力,用能力去服务于社会,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合肥市南艳小学:大自然文学创新实验室
“我们特别喜欢大自然实验室的课程,认识了许多昆虫、花草,有时还有机会拿起望远镜观鸟。大自然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一定要保护大自然。”在合肥市南艳小学,学生们对大自然文学创新实验室和大自然课程津津乐道。合肥市南艳小学充分利用南艳湖和社会资源,建有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新实验室和科学乐园创新实验室。大自然文学创新实验室配有平板电脑,再加上丰富有趣的科学绘本,将阅读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以来,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和引领下,喜欢上阅读,学会了保护环境,更学会了习作。他们在各种阅读比赛、作文比赛中获得大奖。科学乐园创新实验室将课外课内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欢或者最擅长的科学探究,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去了解学校的生态环境,从而去爱护身边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