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赛事 深化体教结合
体旅融合发展 构建青训体系
3上一篇 2018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马鞍山市:
体旅融合发展 构建青训体系

□ 记者 江锐
马鞍山输送的选手孟苏平在比赛中
 

《马鞍山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2017-2030)》明确至2020年,体育资源空间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全市体育设施服务均等化,巩固“15分钟健身圈”。至2030年,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100%,并使马鞍山市体育设施达到省内一流标准。  

抓活动,促产业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体育强市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马鞍山抓投入、抢进度,加快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加快推进。市体育中心综合馆、游泳跳水馆、网球馆和羽毛球馆于今年6月全面投入使用,主体育场及场外附属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年底投入使用;乡镇级、村级体育设施加快推进。

推动各级协会规范化管理。出台了《马鞍山市单项体育协会年度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及《2018年度单项体育协会工作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调动了各协会的积极性。全市36个市级体育单项协会均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活动有阵地、财务有审计、换届有规矩。各单项体育协会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每年组织开展长三角山地自行车赛、体育舞蹈公开赛、中韩跆拳道公开赛、市篮协俱乐部春季联赛、市足协俱乐部联赛、全市健身气功站点联赛、“诗城论武”俱乐部传统武术大赛等各类中小型体育赛事300多场次。基本实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有亮点。

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和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以赛事带动旅游、文化等体育消费。近年来陆续举办或承办了博望全民定向赛、第一届海峡两岸智力运动会掼蛋选拔赛(马鞍山赛区)比赛、连续三届中国·马鞍山体育舞蹈公开赛、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含山站、博望站)、全国阳光健身大赛马鞍山站比赛、长三角体育休闲季(当涂站)、2017中国桌式足球大师赛、砂板乒乓球超级、甲级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40多场,带动6万多人参与活动,产生各类消费4000多万元。主动与该市文旅委联系,合办了马鞍山最美百公里廊道骑行大赛,参赛人数超千人。该市文旅委的各项文化旅游活动均与体育部门联手合作,植入体育运动休闲元素。

抓竞技,输人才

马鞍山竞技体育虽然因市体校被拆迁,至今未新建,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狠抓青训不放松,一批肯吃苦、能奉献、有水平的教研员深入基层带队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仅2017年度就输送了18名运动员到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了26名运动员到省体校。该市培养输送的孟苏平(举重)、秦思杭(射击)、田翔宇(射击)、翟呈倩(田径)、储友勇(皮划艇)等运动员均在全国、世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今年省运会马鞍山市参加20个大项的比赛,参赛运动员940多人,在省运会田径预赛中,该市运动员王许鹭以7米48的优异成绩,打破了尘封27年的安徽省青少年纪录。此外,还邀请了苏炳添的主管教练从深圳赶来马鞍山市对其进行现场指导。

去年以来,该市新创建市级传统项目学校4所、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个。陆续出台了市级青少年体育组织管理办法,每年都对市级青少年体育组织进行考核。目前,该市体校参加业余训练的在校学生约1.5万余人。开展了皮划艇、赛艇、击剑、摔跤等与省优秀运动队相匹配的业余训练项目。该市体校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皮划艇项目是国家皮划艇(静水)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田径、举重、水上、击剑、国际跤5个项目系安徽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和县体校成功创建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还积极同省水上中心合作,拟在和县香泉湖建设安徽省水上运动学校,加快该市水上运动项目人才的培养。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