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20多年前,陈晓玲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了一名修笔匠,修起钢笔来又快又好,而如今,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陈晓玲的生意也不如以前,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慕名找到她家来修钢笔,闲暇的日子,她就跟着附近的人一起做起了志愿者。
陈晓玲家住合肥市包公街道包河社区,今年已经60岁,因为父亲在淮河路钢笔修理部工作,她渐渐地也学会了修理钢笔这门手艺。
“20世纪90年代,钢笔在学校使用率很高,我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带着工具,到学校去帮学生们修钢笔。”陈晓玲告诉记者,那时候自己的生意特别火爆,一天能修40多支,只有中午吃饭能休息一会儿,“每周都要排行程表,周一去哪个学校,周二去哪个学校。”
陈晓玲记得,钢笔大多是笔尖出现问题,一摔就容易把笔尖摔弯了,因为长期修钢笔,她的眼睛有些散光,55岁开始戴起了老花镜。
二十多年来,陈晓玲一直坚守着修钢笔的手艺,然而,随着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她的生意越来越差,已经将维修点设在了家中,“有些人在我这修过钢笔,就直接找到我家,之前还有一个广州人从网上搜索到我的信息,直接找来了合肥。”
没有钢笔修的时候,陈晓玲就和附近的邻居们一起做志愿服务,她们在街头整理过共享单车,去植物园捡过垃圾,给孤寡老人送过粽子,忙得不亦乐乎,前段时间她刚刚获得了包河社区上半年优秀志愿者,获得了表彰。
“我修钢笔一辈子了,想教自己的孩子,可他不愿意学。”陈晓玲说,修钢笔是自己一辈子的爱好,以后如果大家需要,她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