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看”刷卡消费立减折扣涵盖范围调整为看书、看报、看戏、看电视、看文旅景点,省级资金安排918万元直补消费者,1000余场文艺演出覆盖全省城乡……本月刚刚启动的第五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给全省居民带来更多惊喜。近年来,我省增加优质文化供给,创新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不断给城乡群众送来质优价廉的精神文化食粮。
文化消费作为消费热点正在蓬勃兴起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综合处了解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以及社保制度健全等,我省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不断优化趋势,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在这其中,文化消费作为消费热点正在蓬勃兴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文化消费明确提到:“稳妥把握和处理好文化消费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促进包容审慎监管与开放准入有效结合,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深化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丰富数字内容供给。健全文物合法流通交易体制机制。完善国有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成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验和有效模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合理利用。健全文化、互联网等领域分类开放制度体系。”
5年文化惠民累计超2亿人次消费超百亿元
据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周明洁介绍,2018年9月至12月,第五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正在全省范围展开。这也是这项活动开展的第五个年头,此举的目的正是为了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业态,引导消费行为,释放消费潜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自2014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连续四届消费季活动,累计省重点活动达229项(次),直接参与人数超2.22亿人次,直接带动文化消费162.57亿元。其中,享受到财政补贴看书、看报、看戏、看电影、看电视的消费者累计418.86万人次,补贴额3926.58万元,直接拉动“五看”消费4.82亿元。
近年来,我省创新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块块金色的品牌。自2014年起,我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省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为每村每年送上一场高质量的正规演出。自去年起,省市县三级文艺工作者携手开展“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惠民演出,每年走进10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今年1月,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全省向群众送“文化年货”活动全面启动,一个多月时间里,6000余场各类活动遍布江淮大地。
全省1789个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在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使用方面,“自2008年开始,我省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免费向社会开放。此后,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逐渐扩展至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普通百姓可持续、有保障地享受免费“文化大餐”,自2013年起,我省将“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列入33项民生工程之一,财政资金投入随着免费开放场馆数量的增加而稳步增长。
取消门票、免费参观,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有机会进入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文化底蕴,参与文化互动,接受文化熏陶。今年,全省89个博物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8个美术馆、121个文化馆、1438个文化站,共计1789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
安徽特色的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为了让“老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文化福利,我省稳步推进各项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目前,在全省15539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为每村建起农民身边的图书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为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覆盖全省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从无到有、从村到户,来到农民身边。
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创新管理服务,努力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马鞍山市和安庆市先后被授予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铜陵市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入验收阶段;今年5月,蚌埠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