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贫困县采访,一些扶贫干部反映,对考核评估中群众满意度调查心里没底,担心过不了关、被问责。一些地方以“赶考”心理应付考核评估,为了在满意度调查中取得高分,不惜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比如,要求所有帮扶责任人在考核人员上门调查前给贫困户发钱送物,组织干部对贫困户如何回答入户调查问题进行“辅导”等。(8月12日《人民日报》)
发钱送物“赶考”,折射扶贫功利化。出现这种情况,显然值得地方政府反思。
首先,要防止一哄而过。不可否认,个别驻村干部拿扶贫做文章、为自己脸上“贴金”,下基层习惯于虚张声势,热衷“报纸留名、广播留声、电视留影”,而对自己联系的困难户,平时不知情,年底去一次,甚至连户主的名字都叫不出来。然而,开展驻村帮扶活动,是为了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好事,切莫弄巧成拙,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同时,要防止一访了之。有的机关干部,平时下基层的机会本来就比较少,对基层、对群众的了解本来就不多,在扶贫活动中,有的仅仅走访一次帮扶对象,便不了了之。更有甚者,回避基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是在逢年过节送点慰问品打发了事。殊不知,走访贵在“访”,要通过走访,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上来,把基层的矛盾问题始终放在心上,落实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上。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走访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特别是,要防止一概而论。其实,在被帮扶的对象中,由于各自情况不同,需求不同,帮扶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应采取为思想保守型送观念、为致富无门型送技术、为年老无助型送温暖、为疾病困扰型送健康、为子女留守型送教育、为生产困难型送物资等方式,使帮扶对象各有所获。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扶贫长效机制,让更多干部定期到困难家庭走一走、看一看,去近距离了解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这对干部思想、作风都是一个教育,跟老百姓贴得更近,工作中考虑问题更能从群众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