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之前,我省还将“持续高温”
江淮新闻
中国科大创造密集编码量子 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3上一篇 2018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科大创造密集编码量子 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记者 于彩丽
 

星报讯  中国科大再创世界纪录!7月25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该成果7月2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上。

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以比特系统为例,初始时A和B两人共享一对纠缠光子,A编码2比特的经典信息在其光子上,并把光子发送到B,然后B对其手里的两个光子进行贝尔基测量,解码得到A发送的2比特信息。在这个过程中,A只发送了1个量子比特到B,但是B却接收到了2比特的经典信息。

衡量密集编码的重要指标是信道容量,即A向B发送一个光子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在比特系统中,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极限为2。量子密集编码的思想自1992年提出,1996年在光学系统中首次实现。由于无法实现完全的贝尔基测量,当时利用一对纠缠光子仅传送1.13个经典比特,即信道容量为1.13。2008年,利用超纠缠,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被提升到1.63 。2017年,基于完全的贝尔基测量,这一纪录才被更新为1.665。

与比特系统的二维纠缠相比,高维纠缠具有信道容量高、抵抗窃听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五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