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7月16日央广网)
回顾这些年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如果不能铲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就难以根本解决。因此,有必要问一问,幼儿园“小学化”的板子究竟该打在谁的身上?
首先,板子应该打在幼儿园身上。根据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规定,“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方面。然而,由于幼儿园收费是根据其提供的托幼服务多少来确定的,幼儿园方面要想多收费,就需要提供所谓的超值服务,而教授幼儿学习拼音、简单汉字、数学等就成为首选,而且幼儿园有动力,家长也容易接受。
其次,板子应该打在社会身上。我们的电视等媒体上,经常有3岁孩子能背诵多少古诗,几岁孩子能认识多少汉字等报道,这些看似充满正能量的宣传报道,实则却刺激着不少家长。于是,年幼的孩子就成为家长间攀比的工具,仿佛孩子不能认识几个汉字,不能说上几句英语,就会低人一等,就会抬不起头来。
再次,板子应该打在小学学校身上。不知从何时起,小学入学前增加面试环节,直到笔者孩子上小学时才明白。虽然面试的问题很简单,但如果不学一点小学课程内容,可能还真的不能过关。虽然面试不影响孩子入学,但哪位家长愿意孩子高高兴兴去垂头丧气回呢?
最后,板子还应打在幼儿家长身上。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但家长却忽视了一点,就是多大的孩子做多大的事,否则就背离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孩子过早接触小学课程内容,不仅没有让他赢在起跑线上,反而还因超前学习难以接受,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今后学习的兴趣。所以,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家长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看着孩子慢慢成长本身也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