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深化医改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陈毅安:“生为人民生的伟大 死于革命死得光荣”
下一篇4 2018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社区治理“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合肥滨湖世纪社区打造特色基层党组织
 

开栏语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砥砺奋进永无止境。97年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稳步走向伟大复兴的目标、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7周年之际,市场星报将推出《榜样·一线党旗红》系列专栏,将关注的视角,聚焦到重点工程一线、脱贫攻坚一线、科技创新一线、服务民生一线,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典型。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会工作示范社区……很难想象,集十几项“国字号”荣誉于一身的合肥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才挂牌成立6年。这个由80%外来移民和20%回迁农民组成的街道级社区,以“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两应”基层党组织,走出了一条“服务解民忧、党建聚民心”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之路。

“多维党建” 引领 社区治理创新

滨湖世纪社区体量“大”、成分“杂”,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住人口14.7万。80%的外来移民与20%的回迁农民相融共处、密集的商圈与闲适的住宅毗邻而居、机关文教汇聚云集,想当好滨湖世纪社区这个“家”,不容易。

城市基层党组织如何增强渗透力与影响力,实现对新经济组织、新的人口聚集区的有效覆盖?对于这些问题,滨湖世纪社区的实践无疑给了一个最好的答案。长期以来,社区党委致力于搭建区域党建载体——与30多家驻区单位党组织结成党建共同体,共同注册成立了社区共治理事会,通过红色创投、项目认领的方式,成员单位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文化共兴、党员共管,三年来社区共治理事会共募集共治资金260万,实施公益项目68个。

每月第二个星期五的晚上,徽杰苑20号楼张明珠的家里会准时迎来一批熟悉的“客人”,他们都是楼栋党员,前来参加党小组会议,张明珠是楼栋党小组长,她家便是楼栋党小组的阵地。张明珠带领这个党小组自2014年开始认领“衣旧传情”公益项目,2年多来,共收集、整理、邮寄居民捐献的爱心衣物万余件。

将楼组党建的“针”串上项目这条“线”——社区创新“楼组党建”设置,目的就是将党建引领融入社区服务管理,确保不走形式不空转。一方面,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设在楼栋,号召在职党员、在地党员、在册党员到楼栋小组履职。同时,每年设立幸福家园自治金200万,党小组带自治小组开展平安巡逻、出租房屋巡查、空巢老人探访、物业管理评议、公益项目领办等,真正实现“党组织进楼栋、服务在身边。”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员,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随着社区各种社会组织的日益增多,社区推行社区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组织“四组联建”,在各类社会组织中成立党支部6个,党小组长22个,“这打通了党组织与各类社会组织间的微循环,通过党建引领,激活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党委委员毛红说。

从“有求必应”到“一呼百应”

面对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社区党组织人力物力有限,群众们的“有求必应”能真正实现吗?

结合实际情况,滨湖世纪社区按照“党委领导、多元共治、居政分离”的原则,建立了“一委一会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将原来由街道办事处承担的各类事务性管理职能和由居委会承担的行政职能,剥离划转至社区服务中心。推行“居政分离、居民自治”,率先在全国尝试由属地小区居民骨干选举担任居委会成员,专业社工介入居民自治、居委会领办督办公益项目,避免了居委会行政化和边缘化问题。

刘芸是一名退休的老党员,人退休、心不闲,帮空巢老人买菜、接送双职工的孩子放学,都是刘阿姨主动揽下来的。邻居们都知道,小区有个刘阿姨,有困难就找她。在琼临网格的支持下,还建立了刘阿姨志愿服务队。大家都把她当成了社区工作人员,其实,刘阿姨只是位不拿工资的“编外居委会成员”。

在滨湖世纪社区的8个居委会里,共有40位负责人,都是不签合同、不拿薪酬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全职妈妈,在社区党委、服务中心以及网格党支部的帮助支持下,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资源开展服务活动,领办居委会自身运转项目、督办各类为民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优质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合理的服务需求。小区自治事务全部交给居委会领办督办,实现社区治理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社区靠群众,群众靠活动,活动靠发动。如今,在公园,在广场,在楼道,在凉亭,社区文化如鲜花遍地开放:自创自演“民生政策好”、“红歌献给党”等节目,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搓元宵、包粽子、送月饼、办中秋万家宴、尝百家腊八粥,把每个节日都演变成邻里友善的美好传统;在网上网下参与最美家庭、最美阳台、最美家训、社区好人评选,倡导崇德向善。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