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如何 让“学”与“游”兼得
2018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研学旅行如何 让“学”与“游”兼得
专家:在研究学习中行走 在行走中学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记者 张贤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期临近,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开始涌现出大批从事该领域的企业,相关产品琳琅满目,但是服务不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有人认为研学旅行既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方式;也有人认为匆匆忙忙,多半时间都在路上,走马观花,游而无研……研学旅行站在风口浪尖,记者通过采访家长、教师及相关专家了解到,研学旅行风靡市场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而如何真正解决研学和旅行两者的有机融合,最终达到知行合一,以及引导社会正确对待研学旅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才是关键所在。

□ 记者调查

“合肥模式”占领研学旅行前列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正式定义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合肥的研学旅行起步较早,形成了“合肥模式”。据公开资料显示,合肥市自2008年工业游活动以来,已有200多万人次、近 2000所中小学参与其中;足迹遍布中国21个省份及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实现时间(全年)、区域(全市)、学生(全员)、学段(全段)、学校(全类)全覆盖。据了解,目前,合肥高中学校研学旅行参与率100%、城区初中及小学参与率约80%,所辖县(市)中小学参与率60%。

“相比常规旅游,研学旅行的产品服务对象更明确,即6~18岁的青少年。只有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才有可能推出最优的研学游产品”,安徽省中青旅研学品牌《第2课堂》负责人佘恒皓告诉记者,“中国的00后、10后孩子是休闲被忽略的一代,他们随意玩的时间少、与同龄人玩的时间少,家里是主要玩耍场所,校外休闲活动不足。

研学旅行不仅仅是旅游,更不是孩子旅游回来写一篇作文和游记那么简单。而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研学旅行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听听他们怎么说

A、家长:“走马观花,游而无研”

阜阳的刘女士经常给孩子报名参加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出发点是好的,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素质,既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走向壮丽山河、走进历史文化,这种新颖的方式更能让孩子接受,游有所学,学有所获,孩子在游历中获得学识。”但最近,情况却不容乐观。

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最近参加的研学旅行有点敷衍,每次都只是简单去某些景点看一下,走马观花,游而无研。一两天的时间,匆匆忙忙,多半都在路上,最后孩子身体疲惫,也没学到什么。”

B、孩子:“让我跟同学有了更多共同语言”

“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去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也能学到课堂上不一样的知识。”刘女士的女儿迪迪和母亲想法不同。迪迪告诉记者,以前会觉得上课很无聊,现在会联想起研学旅行去过的地方,和同学一起讨论,偶尔也会写一些随笔,“看别人写作感觉很简单,其实真正动笔写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

迪迪还表示,自己性格内向,不知道怎么跟同学聊天,“参加了研学旅行之后,我跟同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多了,也觉得自己更开朗了。”

“平时学习压力大,我觉得出去走走也是一种放松,不过有时候的确会为了赶时间有点仓促。”初三男生小东告诉记者,旅途中,遇到困难同学相互帮助,大家一起努力克服难关,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加深了。

C、教师: “给学生提供定期、持续学习的场所”

陈艳是合肥市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研学旅行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方式,是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具有社会属性的教育”,陈艳告诉记者,“可以给学生营造更多良好的学习场景,学生走出校园后,还能提供一个定期、持续学习的场所。”

游学、夏令营不断爆出产品名不副实等问题,未来如何保持净土?陈艳认为,保持教育初心,“旅游+教育”产品面对的都是学生,对学生的引导和安全保障并不能用纯教育或纯旅游产品中的常规方法。前提是必须有专业的运营管理营地,有专业的导师去服务和带领孩子。导师是连接营地、课程、家长和孩子的最重要纽带,提高研学导师准入门槛,严格培训导师是研学旅行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研学的深度,提升研学经验。

“学生的安全问题是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为此,陈艳建议,首先,家长报名前要充分了解,建立信任,提前对导师进行专业培训,学生出行前学习安全知识;其次,学校与家长、参与企业等多方签订协议书,明确各自权责,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最后,对研学旅行开展涉及的企业、交通工具、住宿、餐饮等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学生行得安全。(下转04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