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花山谜窟、烟村、雄村、古城、问政山……细数这些散发着乡土与文化芬芳的名字,星汉般灿烂的风景名胜,若一帧帧画面,任意叠加。这是宫殿与民居的握手定格,是天上与人间的连接通道,是前世与今生的对话平台,是天下第一无双的风景廊道。
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解释,就是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社会。在现代社会,坐汽车旅行是常态。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风景廊道成为热词。景观地理学家杰克逊曾从一个移动者的视角书写景观,描述过“可接近的景观”,他说高速公路条形带上的建筑必须为每小时40英里的旅行者的视阈设计。我们规划设计皖浙一号旅游线,初心就是顺应时代,重新书写沿途的风景、风貌,把单纯的水路变成水陆并进的复合线,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
从杭州到黄山,过去主要走水路。从江干出发,经钱塘江上溯到富春江,至严洲(建德)进入新安江。逐次上行,至屯溪(黄山)。自新安江被拦腰切断,成就了千岛湖后,新安江沿途风貌大变。比如古徽州有“一滩高一滩,一滩高一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的俗谚,大量存在的民间交通图“路引(路程)”所指,以及古文古诗中的行路难描写和与它们连在一起的历史记忆,如今不是被炸掉清理,就是被淹没在碧波万顷之中。取而代之的公路连接起了什么作用,又会给我们拾掇起什么样的风景和记忆呢?
我们上午10时许在威坪集中,然后沿浙皖县道公路入皖,进入歙县街口。威坪与街口,隔着新安江相对。两地自古联系紧密,云上徽州,满街一溜,云下淳安,固直上山。但威坪境内新安江已是湖的形状,进入安徽境内,新安江才恢复了河流形状。浩浩江流缓慢推进,似乎能看到绿色的水融进碧色的水。公路修建在两岸山腰位置,沿着河流蜿蜒向前延伸。水库移民从谷底搬迁,依山沿路修建住宅安家。大多房屋半山半水,临水的一面,很多住宅裸露着深入水中的桩基。建筑风格多数是新式徽派建筑,白墙黑瓦,再起两道马头墙。间隔还有些黄黑色的土坯房。村居沿着山脚临水一字排开。令人想起挪威的松娜峡湾景色。那里多是漆成红顶的建筑,色彩艳丽。但街口、武阳这里的粉墙黛瓦,在蓝天碧水间,却给人楚楚动人、清秀乃至清贫的感觉。没有峡湾骨子里的富庶气派,也没有徽州腹地的那些深宅大院的气势。靠山的这边,从街口到新溪口、正口(武阳)一带,山上都被砌成了梯田,一层一层堆叠上去。多被用来种植经果林——柑桔。“三口”柑桔为当地名产,具有一种特别的甜味。远望去,这些柑桔树看去并不高大、肥壮,很有些清秀。不知为何它们能长出那么甜的果实来。
道路在一个山头一个山头间曲折前行。柏油路面黑油油的,近年新砌的沥水沟和新划不久的白色界线,更衬托出公路的旅游特质。车行在上面,如同船行在水上。道路有很多岔口,每个岔口都通向一个颇具神秘感的村庄或集镇。到正口,回乡的凌先生给我们介绍建设生态养生基地的规划。他雄心勃勃,说要保护好生态,也要造福桑梓。摄影者的大爱阳产土楼,在新安江支流大洲源的上游,需要拐多个弯道,折进去才能发现。昌溪是徽州古民居集中度最高的村庄之一,尤其是那里的木牌楼独一无二。定潭“张一贴”国医馆,他的第十五代传人今天仍在问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张氏家训,曾被中纪委网站推介。
继续前行,之后便是深渡了。从水际线的角度讲,千岛湖是从深渡开始的。新安江在深渡优美地转个大湾,勾画了徽州出境的最后一个水陆码头。上大学时,我曾在暑假中一人游历到此,凌晨,在柴油机的突突声中,机帆船拖着木排,荡开薄雾向大江深处漂移。从江上回看,真正是瓦肆数千间,“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殊足观也”。其时情景历历在目。几十年过去,记忆中的深渡早已不在。人事物都有了更多的沧桑感。中午饭大多是水产品,展示出徽菜的丰富与做工的精细。
出深渡后,公路几乎是贴着新安江走。一步一景,目不暇接。
到南源口,道路分岔。一路从练江,向县城方向,一路从新安江,向雄村方向。我们拐向县城方向。这是老的徽杭公路。上世纪郁达夫等过昱岭关,就由此路深入徽州。经稠木岭、鲍家庄,进入新安江另一源头练江上的歙县城。歙县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县城里名胜遍布,尤其以明清两朝事迹为多,如陶行知纪念馆、巴慰祖故居、许国牌坊、紫阳书院、谯楼、府衙、渐江墓、石拱16孔太平桥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你不经意走的每一步,似乎都能踩着一个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构成歙县古城重要部分的渔梁坝。渔梁坝横截练江,号称江南都江堰。为石质滚水坝。南北长100余米,坝身全是一二吨重的花岗石。坝上村庄保存有一大批青瓦、高挑出水面的木板房。错落参差,形状各异,展示出不同他处的独特村落风姿。村庄肌理俨然,鱼头、鱼腹、鱼尾一应俱全,特别是作为鱼椎骨的主街,用石子做成鱼鳞状。让人忍不住脱鞋光脚去走,感受一下脚底穴位如蚂蚁嗫咬的滋味。歙县自古名人高士众多,李白曾在此访仙,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在此问计,广为传播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平定天下之计,就是朱升在歙县献上的。
出歙县古城,再拐入去雄村的道路,进入休(宁)屯(溪)盆地和歙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山势缓和,空间格局更加开朗。人烟比下江稠密,有了更多的田地和村庄。雄村、小南海及柘村,以出过大官、巨匪和书院而知名。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做过中美合作所驻地。烟村,光凭烂漫诗意的名字就值得一往。
转眼到黄山市区了。横江与率水在此相汇,新安江从此开始。屯溪这个名字应该有汇水的意思吧。按过去的说法,上屯溪就是“上街”了。村是街的雏形,街是村的提升。扩大的街就是市镇。屯溪就是世代徽州人心目中的街。每个徽商坐船溯新安江到达屯溪码头,都会长出一口气:终于安然到家。如今,码头没有了,但码头边的屯溪老街仍鲜活地存在。它依然旗幡林立,商铺栉比,游人如织,是所谓“东方的古罗马”,活着的“清明上河图”。今天存活的屯溪街早已不止一条。徽商做街做市的能力无可匹敌,“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故事,不仅在苏浙沪,在周庄、震泽、乌镇、西塘等地到处演绎,甚至远播云贵川。当然在他的故土不会遗漏。
从奔驰的汽车中走出,感觉好像从绿色团雾中走出,满面清新,也如在水中扎了个猛子,浮出水面自然吐口长气。看悠悠江水,耳边仍鼓荡着汽车轮子的沙沙声。一天行程走了过去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行程。新安,新,去故也,安,不危也。手指在地图上游动,屯溪、花山谜窟、烟村、雄村、古城、问政山、南源口、南屏村、漳潭、绵潭、深渡、定潭、武阳、阳产、昌溪、新溪口、塔坑、街口、威坪,细数这些散发着乡土与文化芬芳的名字,星汉般灿烂的风景名胜,若一帧帧画面,任意叠加。有动感,也有时空交错感。恍若梦幻。不由感慨,这是宫殿与民居的握手定格,是天上与人间的连接通道,是前世与今生的对话平台,是天下第一无双的风景廊道。
期望有时间从古村落再出发。顺新安江而下,去威坪,去杭州。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