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有望落户安徽
2018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开幕
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有望落户安徽

□记者 祝亮/文 周诚/图
 

5月25日上午,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德国前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菲利普·朔尔特斯,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名誉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卡洛斯·马格里诺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中国侨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万立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等出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 郑建邦:创新引领、质量提升 开放合作、人才支撑

郑建邦提出四个倡议: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创新领域的合作,推动国际创新资源互补、共享,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的研究,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推动质量提升。高质量是制造强大的重要保证。中国制造2025实施三年来,我们牢牢抓住质量建设这条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发扬工匠精神,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努力打造品质过硬、性能优越的中国制造品牌。

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开放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释放出我国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我们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融之路,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全面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各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我们愿与各国开展广泛的人才交流,加快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大军和追求卓越的企业家队伍,积极营造人才无忧创业、愉快创新的良好环境,我们也热忱欢迎各国优秀人才来中国、来安徽创新创业。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德国前总统 克里斯蒂安·武尔夫:

合肥将成世界制造业又一重要的国际会议基地

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一个高端的制造业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在中国合肥举办,一方面说明安徽省领导具有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另一方面彰显了安徽省政府的高效率。我相信,在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下,世界制造业大会的永久会址将落户安徽,合肥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又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基地。

安徽省是全球制造业的理想投资之地。合肥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发展成就,令世人惊叹。我在担任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期间,曾两次访问合肥,为合肥学院中德合作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和“中国德国中心”新址揭牌,并参加了大陆马牌轮胎公司合肥工厂的奠基仪式。大陆马牌轮胎合肥工厂一期投入1.5亿欧元,是大陆集团在中国投资的首个轮胎工厂。正是因为安徽省良好的投资环境,才成功吸引大陆马牌、大众等众多德国名企纷纷来到安徽投资兴业。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 肖亚庆:从深层次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我国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国务院国资委和各中央企业,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的发展的要求,扎实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世界制造业创新发展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一是更加突出实业突出主业,在做强做实做精实业上狠下功夫,坚定不移聚焦主业,突出主业,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更加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加快在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在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三是要更加重视管理水平、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快推进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化转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精细化的作风,融入到现代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之中,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是更加努力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高效的运营机制。从深层次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活力。

五是要更加注重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保护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各类所有制企业,以及世界各优秀企业一道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徐乐江:

“大而不强、小而不精”是不少制造业民企通病

实业是国之根基。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业,则是我国民营企业长期耕耘的领域。历史上的中国民营企业从“一把锤子、几把钳子”起步,一路艰辛、逐步壮大。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制造业民营企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依靠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依靠质量品牌,提升制造品质;依靠人才保障,提升智力支撑;依靠走出去,提升国际化视野,不断加快提质增效升级步伐,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大而不强、小而不精”还是中国许多制造业民营企业的通病,制造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权保护、减税降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使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