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地震可以,消费灾难不行
微声音
非常道
“赏花经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大学毕业季 要倡导理性消费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赏花经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苑广阔
一阵“蜂” 王恒/漫画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眼下正是神州大地最美的时节,绿草如茵、百花齐放,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各地竞相上演赏花盛宴。游客们在旅游休闲活动中充分享受美好生活,也带火了景观设计、自驾旅游、农家乐和民宿等大量产业,使“赏花经济”进一步升温。(5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乡村居民,都开始重视“赏花经济”,并且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桃花节”“杏花节”“梨花节”来扩大影响、招揽游客。但在一片红火的背后,“赏花经济”也面临着现实的危机,出现了后劲不足,甚至是“昙花一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多数观赏性花卉植物花期有限、季节性强,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产业链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两种结果:其一,花卉集中、大量开放的时候,当地游客如潮、摩肩接踵,但是十天半个月的花期一过,就“门前冷落车马稀”;其二,因为当地只有花卉可以观赏,缺乏其他旅游产品、项目的支撑,很多游客来了之后看看花、拍拍照就走了,既不在当地吃饭,也不在当地住宿,导致地方旅游效益差强人意。而越是这样,不管是村民、村集体还是基层政府,都不愿意加大投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赏花经济”难以做大做强。

这说明,简单粗放的“赏花经济”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对赏花活动高品质、多元化的现实需求与心理期待。笔者以为,要改变现状,首先要科学选择花卉种类,注意季节搭配,以不同的花卉品种来延长赏花期;其次要在分析当地自然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尽量选择一些适合当地种植、与本地文化联系紧密以及观赏性与经济附加值俱佳的品种进行栽培和后续加工;最后,以花为媒,围绕“赏花经济”发展周边产业,丰富旅游产品,进行更为多元化的产业探索,推动“赏花+”模式拉长整个产业链,把“赏花经济”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进行无缝对接。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