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着急,你可以慢慢长大
看牙
日暮乡关何处是——读朱育颖《眺望家园》
3上一篇 2018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日暮乡关何处是——读朱育颖《眺望家园》

□ 高 杨
 

刚逝去的诗人洛夫,有一首诗歌《寄鞋》,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间关千里

寄给你一双布鞋

一封

无字的信

积了四十多年的话

想说无从说

只好一句句

密密缝在鞋底

……

这首创作于1987年的诗歌,写的是洛夫的好朋友、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拓芜与他的表妹沈莲子的故事。两人从小就订了婚,因为抗战,张拓芜从军离家,后来辗转来到台湾,从此天各一方。洛夫来大陆时,有人托他带一件东西给张拓芜,原来是沈莲子为张拓芜纳的一双黑色鞋面的布鞋。

张拓芜是我的家乡泾县人,他的人生堪称传奇。他少时受了6年私塾教育之后,12岁辍学去油坊当学徒,16岁逃家入伍,在国民党军队当“代马输卒”,以人力“代马”运输山炮。复员后开始写“代马输卒”散文系列,描写军中生活与人物。1976年出版《代马输卒手记》。这本书作家三毛也看了,“当时看书是哭过的,笑过的,也叹息过的”,“几次到了忘我的地步”。出于对这本书的欣赏,三毛写了一篇短文《张拓芜的传奇》刊登出来,因为她的推荐,《代马输卒手记》一时风生水起,洛阳纸贵。张拓芜自此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写出了《代马输卒续记》《代马输卒余记》《代马输卒补记》《代马输卒外记》,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和张拓芜一道来台湾的安徽籍作家,除了人尽皆知的胡适、台静农、苏雪林,还有钟鼎文、羊令野、张默、大荒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让这样的一个独特的作家群体与故乡隔绝两端。与故乡不仅隔着一道汹涌的海峡,还隔着一道政治的鸿沟,诗言近乡情更怯,那么远乡而不可得呢,情又该何处?政治、文学与情感相纠葛,使得这一群体具有成为研究课题的基础。也有学者陆续写过文章,但多局限于某一位作家,将赴台的安徽籍作家作为一个整体来探寻并将之作为文化现象进行剖析的,是朱育颖教授所著的《眺望家园——赴台皖籍作家论稿》。

作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的成果,《眺望家园》列入“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社科院张炯先生在序言里,指出这本书“采用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相结合,整体把握与个案解剖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梳理史料相结合等方法,引进文学地理学的新视角……把皖籍作家的创作实绩和文化构建,分章进行论述”。这本著作倾注了作者很多的心血,投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而这份关怀因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异于不同的时间却处于“故乡”这一相同地域的空间,而增添了真诚与同情。

当年的赴台者随着时光的流逝正在逐渐减员,张拓芜今年也已经九十岁了,已是风烛残年。对于他来说,乡关何处?他在文章中说,在书房摆放了一张黄山的画,可是黄山再好,也不及家乡的四顾山。只是找不到家乡的山,只好坐对黄山,聊以联想。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具有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个体而言,‘家’的存在,已愈来愈成为一种暂时性的借住,而行走的世界才是安置灵魂的寓所。由被迫的逃离到自愿的‘漫游’,一种宿命般的力量驱使他们上路,不仅可以梳理‘行者无疆’的心路历程,而且也将路上饱览的风景,转换为抒发情感和驰骋生命意识的金色牧场。”这似乎是在劝解那些离乡者,又好像在宽慰读者,也可能是在舒缓作者自己那欲罢不能难以放下的心,毕竟正是研究这一群体的作者对于他们的精神世界走得最近,了解最深。

他们,在海峡对岸遥望家乡,重温故乡的旧梦;而我们,在家乡记挂着他们,共振于他们笔下熟悉而又陌生的风物旧俗。或许,这份触动与感念,这份时光与地域错动下的对“家园”的情感,是这本著作所带给读者最宝贵的。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