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在街头摇曳,菜市场像超市一样整洁、公厕更人性更智能,对于普通来百姓来说,一点一滴的小确幸,串联成“我的美好生活”,“用心为民”是包河的一贯宗旨和终极目标,在城市管理提升的过程中,合肥市包河区把品质渗透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让品质之城更宜居,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在这里,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拂过我们心头,颜值、品质“双担当”的城市更宜居,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为人民”的元素。这里是包河,美好的生活邀请你我共享!
我的美好生活 一个“菜篮子”拎起来的便民服务圈
现在,很多小年轻都不愿意去农贸市场买菜,然而,80后的全职妈妈赵丽丽却是个例外,自从家门口的康园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后,她成了那里的“铁杆粉丝”,环境好、支付方便、菜品新鲜,都让她感觉到无比便利。
包河区以康园农贸市场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菜市场二轮升级改造,还对万国农贸市场、桐城路农贸市场、滨湖康园菜市场、葛大店新菜市场等进行升级改造。
“菜篮子”只是市民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如何通过贴心服务让居民生活感觉到“美好”是包河区一直探索的课题。
针对传统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河区在全国首创社区“两级中心”,构建“15分钟综合服务圈”,将多项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让社区治理更高效,居民生活更便利,目前已有一批社区“两级中心”建成使用。
“有了两级中心,社区服务中的难题有望得到缓解,这是开展社区治理创新的又一成果,更好地体现了为人民高效服务的宗旨。”包河区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到2020年,“两级中心”的模式将推广至全区。
家门口就能办好事、小区里就有丰富的文艺活动,这些当然还不够。如果想要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有个“大管家”来帮市民料理一些烦心事,包河区的“大综管”就是这样一个好帮手,通过更高效的管理为市民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原来,辖区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存在“两张皮”,管理体制不顺,对发现的问题,看到的可能管不到,管到的可能看不到。基于这种情况,包河区通过“三台合一”,让综合执法与市政、园林、环卫等综合管养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实现层级整合、力量整合、保障整合,整合后人员精简,成本节约,管理效率却大大提高了。
包河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菜篮子”将更智慧和人性,“大管家”将更有效地维护基层和谐,“社区管家”将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从基础设施到管理水平,包河的城市内涵都在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也在与日俱增。
我的美好生活 一座公厕透出来的高品质生活
“从外表看,这哪里像个公厕啊!”经常带着孙子去塘西河公园游玩的张明珠突然发现,塘西河公园里的三座公厕“颜值”飙升,看上去清新脱俗,周围绿植掩映,就好像一个个林间小屋。
不仅颜值高,公厕的设施也很人性化,比如有无线、婴儿护理台等,让张明珠刷新了对公厕的看法。
公厕看上去是小事,但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是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的缩影,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成为城市管理的短板。包河区大力推进“厕所革命”,2017年改造升级了10座公厕、建成启用13座公厕,今年计划再改造升级11座,新建5座以上,凸显现代化、精品化、人性化。
一座让人感觉到美好的城市,一定是“内外兼修”的,如果说公厕是关乎城市“里子”的事,那立面景观则是关乎城市“面子”的事,二者缺一不可。
城市管理提升年以来,包河区对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设施现象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严管重罚。结合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和楼宇整治出新,包河区组织开展户外广告综合治理,打造立面景观样板。经过治理,宁国路、金寨路、南京路、宿松路、包河大道等路段立面焕然一新,店招标牌和谐精美,成为城区形象的展示窗口。
走在包河的大街小巷,每一位市民都会欣喜地看到,城市管理的短板正一点点地补齐,楼下油烟乱冒的小餐馆被关停、裸露的空地被补种上绿植,而作为城市管理提升的重要一环,市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扮靓城市生活。
“安全为主,千万不要闯红灯。”在合肥市马鞍山路和芜湖路交口,正值上下班高峰,章城鹏用微微有些沙哑的声音劝导着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因为人多车多,他每天都要重复这些话近5个小时。自从包河区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及整治活动以来,3D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车辆越来越多,行人过马路闯红灯的情况越来越少,“感觉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识在提高。”
市民争当文明出行的践行者,这跟包河区对城市交通的管理和宣传是分不开的。围绕“文明出行”这个主题,包河区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交通整治,率先推行领导包联责任区和牵头重点项目工作制度、重拳处置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乱象”,同时,按照城市精品道路标准,改造升级黄山路、高铁沿线、城市出入口道路。
用包河区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名片,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反映和标志,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软实力,“我们要瞄准‘国际范’,查缺补漏,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标杆与示范。”
我的美好生活 一个“小家”折射出的包河之美
“一夜之间成名了,感觉像是做梦一样。”包河区淝河镇许庆华、褚有榜夫妇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因为七年坚持无偿献血,他们双双携手走上了红地毯,获评3月“包河好人”,成为人人瞩目的“名人”。
事实上,像许庆华夫妇这样的好人还有很多,8万多名志愿者每天都在奉献自己的爱心,温暖包河的每一个角落;禁燃禁放和油烟治理的一线,很多人默默坚守在一线,其中还有不少“娘子军”……
在姜小飞看来,一座城市的美好不仅来源于建设和管理,更是来源于市民的素养。姜小飞说,市民素养是城市软实力的缩影,也是城市管理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每个人的素养提高了,城市品质才能大大提升,人们才能更安居乐业。”
如今,“评好人、讲好人、助好人、做好人”的道德风尚在包河蔚然成风,一批公益广告示范街、示范社区和示范公园广场出现在市民身边,他们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市民向上向善,时刻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美丽包河、美好生活,这样的“品质”不仅体现在个体上,更突出地表现在每一个“小家”上。包河区以提升年行动为契机,采取强化源头管理、落实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制度、开展“最美小区”评选等措施,力促小区管理再提升。
据悉,为了提升住宅小区容貌和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居民文明素质和地域文明程度,包河区每月都对住宅小区考核测评。去年,包河区开展了以“美在环境、美在秩序、美在文明、美在管理、美在服务”为标准的包河区首届“最美小区”评选,吸引了近20万市民参与投票。
“小区是城市生活的细胞,一定要让文明走进寻常百姓家。”姜小飞以文明养犬举例,将设计并印制文明养犬的海报,通过漫画、抖音、视频等方式在小区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效果,“城市管理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最需要提升的就是人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的使者,打造优美和谐有序的人居环境,共建文明和谐家园。”
我的美好生活 一个书吧开启的城市文化梦想
张瑞宏是芜湖路街道的居民,退休在家的他每天有一大半时间都泡在“社区食堂”里,老伴觉得很奇怪,经常没到吃饭点他就去了,过了吃饭点也不见他回来。
这是为什么呢?老伴后来才知道,这个社区食堂里不仅有丰盛的佳肴,还有很多“精神食粮”。
芜湖路街道社区食堂是合肥市首个“社区食堂+阅读空间”模式,这里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党群中心三楼的阅读空间延伸进一楼的社区食堂里,让社区老人在开心用餐的同时又能享受“文化大餐”。结合党群中心提供的书画、舞蹈、音乐、棋牌、影院、司法援助等其他各类服务,这里正在逐渐成为辖区居民特别是老人们的“快乐老家”。
阅读让包河更美好,目前,包河区建成的5个城市阅读空间都有自己的“个性”。
在罍街城市阅读空间,首推“清风书苑”,是包河区城市阅读空间里的党建和廉政教育基地;在大圩城市阅读空间,这是合肥市首家以田园体验为特色的阅读空间;在包公街道,合肥“最美”城市阅读空间让市民纷至沓来。
全民阅读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以全民阅读为代表,在包河区,文化正在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走到基层群众中间。
汪菊玲住在合肥滨湖康园,自从小区里有了群众大舞台,红歌赛、书香会、文明祭祀、电影节等活动就一场接着一场,平均每个星期都有一次大型活动,她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了。
“现在老百姓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身边的文化设施。”包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红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将以此为主题,借助“睦邻文化节”这个载体,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精彩云集、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集中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变化,展示社区居民的魅力风采和美好生活,展现社区文化的独有特色和广泛参与。
文化之于市民生活,不再是调味品,而是必需品,在包河区,文化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到市民身边,成为高品质生活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