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已成为近年来合肥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合肥市已经建成了覆盖光伏产业生产各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并在光伏发展领域不断推出全国首创之举。光伏已经成为合肥形象展示的一张“产业名片”。而在光伏产业领域,阳光电源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20年的专注与发展,阳光电源已经成长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领军者。20年来,阳光电源取得了哪些骄人成绩?其核心技术在全球处于什么位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阳光电源合肥本部。
1 光伏逆变器销量多年居中国市场第一
“作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实力派,公司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的销量十多年来一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位,并批量销往德国、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6000万千瓦……”谈起阳光电源的发展成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友权如数家珍。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在张友权看来,这要归结为公司成立20年来,始终专注于逆变器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拓,抓住安徽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契机,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同时,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投入逐年递增。截至2017年底,公司研发人员近800人,以硕士和博士为主,核心人员均有10年以上研发经验。
据介绍,经过20年的努力,阳光电源已经将光伏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从早期的90%提升到目前的99%,性能质量不断优化,价格从平均每瓦十几元降至约0.3元,解决了高电压穿越、低电压穿越、SVG、PID主动防护、拉弧检测保护等一系列行业共性难题,持续引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积极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2 用卓越品质铸就阳光第一品牌
目前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在世界处于什么位置?安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概况如何?
“近十年的时间我国完成了从新能源起步到世界第一的过程。国家能源局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6.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6.6%,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明显。”据张友权介绍,中国新能源发展举世瞩目,引领能源改革与能源转型大潮,与高铁等成为新时代中国闪亮的名片。从安徽省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进展情况来看,到2017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装机1534万千瓦,完成规划总装机的87%,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快速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也日趋完善,集聚培育了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
现阶段,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质量和效益方面,阳光电源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果?
“提高质量和效益,主要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专注于提高清洁电力设备和系统可利用率,降低成本,提升收益,帮助客户和行业提升效能,助力行业从效率时代走向效能时代。”据张友权介绍,阳光电源为此制定了“用卓越品质铸就阳光第一品牌”的质量战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同时大力推进精益生产、精益管理文化建设,关注企业运营业绩,改进过程绩效指标,以实现降本增效,不断完善相关流程制度,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3 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阳光电源在安徽淮南投资的浮体工厂正式投产,设计产能800MW,主要生产用于水面漂浮电站的各类浮体。
张友权表示,其在业内率先提出的“大型水面光伏电站智慧解决方案”理念,针对水面漂浮电站所需要的光伏专用浮体,从材料配方、浮体结构、漂浮大方阵、漂浮逆变升压设备、多点系泊锚固系统、水上电气方案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
对于浮体材料技术问题,张友权表示,“浮体材料要长达20多年浸泡在水中,还要经受风霜雨雪等各种极端气候环境的考验,对材料的耐候性能甚至要远远高于地面电站系统;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友好性,采用食品级材料,公司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团队并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阳光电源不仅利用该浮体建成了全球单体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其已建及在建项目总规模也居全球首位。同时,公司的浮体产品已成功进驻台湾、日本,未来计划继续开拓东南亚市场,产品适应于水库、污水处理以及近海区域等领域。
4 朝着“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全球领跑者”前进
采访中,张友权还介绍了阳光电源近年来承担的社会责任。阳光电源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始终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主动开展利于生态修复、废弃土地利用的新兴应用模式创新活动,积极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截至2017年底,公司的光伏扶贫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帮扶对象超过100000户贫困户、1200个贫困村。公司还始终关注贫困、青少年等群体,不断丰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内涵。
未来打算如何更好地发展?张友权表示,未来阳光电源将继续聚焦于清洁电力转换技术,立足新能源装备业务,加快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业务发展,大力推动储能、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浮体等业务的发展壮大,创新拓展新能源发电与电力电子技术紧密结合的新业务,不断贴近客户需求,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秉承“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朝着“成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全球领跑者”的目标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