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近日,由合肥市方兴小学和合肥市第五十九中学两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合肥经开实验学校正式挂牌,“政府举办,全面委托,专家治校,快速提升”的办学方式是近年来经开区办优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校是经开区通过“名校引进、名区引进、专家引进”等多样化办学模式,坚持走规范化、精细化、内涵式教育发展的路子,实现内部快速提升的一个缩影。
随着经开区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落户经开区,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如何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品质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日,市场星报记者走进经开区,探访经开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密码”,专访合肥经开区社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彭桂贞。
记者:经开区如何破解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加大,老百姓迫切需要优质教育的问题?
彭桂贞:在教育优质均衡问题上,经开区坚持“外引内提”发展思路。通过“名校引进、名区引进、专家引进”等多样化办学模式,坚持走规范化、精细化、内涵式教育发展的路子。目前经开区实行合作开放的合作办学机制,让大批名校来到经开区,优秀专家或管理团队进驻到合作学校,带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并利用本部学校的优质资源为合作学校教师提供了跟岗实习、培训和指导,激发了教师发展活力,推动了全区教师在更高起点和更高平台上实现开放式发展。
目前在经开区,有与华东师大基教所、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的,如合肥市翡翠学校、合肥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合肥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加深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质;有引入优秀教育集团接管区内一些学校,如一六八新桥学校,带动这些学校快速发展;还有引进省内外优质资源开办新校,如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合肥市南门小学海恒分校、合肥市第45中学芙蓉分校、合肥市第46中学海恒分校、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上海建平实验小学等,均为高起点办学,加速经开教育“迈向合肥教育新高地”。
此外,区内原有的一些优质学校,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特色,提倡特色办学,现已取得丰硕成果:莲花小学以鲜明的书法特色被评为“国家级书法教育示范校”;芙蓉小学“三生教育”成果突出,被授予“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校”;朝霞小学实验科技创新培养计划,被授予“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示范基地”;习友小学等10所学校获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一校一品”的教育格局正逐渐形成。
下一步,经开区还将用现代化、甚至国际化的思维去拓展合作办学,去丰富学校内涵,以更高的标杆、更超前的思维、更长远的眼光打造更高水准的均衡教育。
记者:实现品质教育,经开区教育在内涵提升、品质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彭桂贞:加强合肥经开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内涵提升 品质发展”,经开区从去年开始致力于打造“三名工程”,即造就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队伍。打造“三名工程”不是简单的评选,此项工程突出研究性、凸显主体性、重视情境性、强调参与性、体现高端性、注重协同性、关注连续性。
总的来说,一方面重视培养对象在培养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参训者为中心的研修中,让学员们在交流、研讨、分享、观摩、展示的实践中创生出许多新的知识与智慧。另一方面让学员们走进研修基地,走近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实践专家的引领下,对特色学校、名校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解剖,从而获取智慧与经验的启迪;让理论导师深入学员所在的学校,通过专项的诊断、分析、解剖和研究,凝炼思想,形成概念。
经开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实施“三名工程”,就是要培养一大批教育工作的“领头雁”,让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脱颖而出,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近年来,学前教育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经开区是如何实现幼有所育的?
彭桂贞:到2020年,经开区新建公办幼儿园将达到26所,新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一律办成公办园,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早在2012年,经开区就全省首创“公建民营零租金”幼儿园办园模式,将政府建设的幼儿园以零租金、委托管理、公办标准服务和收费、公开招标选择办园机构的方式办园。
近年来,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逐步采取零租金的方式委托办成普惠性幼儿园或品牌民办园。与此同时,经开区制定了普惠性幼儿园扶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认定了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和企事业办园,投入奖补资金,基本建立了全区普惠性幼儿园网络,不断丰富学前教育供给,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