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能成为酒驾的后花园
微 声音
不宜用金钱标注 同龄人的价值高低
穿帮的“团购”价格暴露了啥
非 常道
下一篇4 2018年4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村不能成为酒驾的后花园

 

▋谢晓刚

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目前酒驾问题已大为减少。然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4月8日《法制日报》)

农村地区机动车增多,许多村民的驾驶规范意识并未同步提升。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醉驾入刑”,分不清“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在村里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难免要喝几杯,一些农村驾驶员认为,反正在农村道路上也没有交警查酒驾,大不了自己开慢点。再者,农村地广道路延伸较多,酒驾查处难度大,警力装备不足,造成了日常监管薄弱。

种种因素凑一块儿,农村因酒驾引发交通事故也就日益频繁,教训极其惨痛。据统计,2017年以来河北省因酒后或醉酒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40余起,造成55人死亡。其中,涉及农村道路或临近农村道路的酒后或醉酒引发的交通事故有14起,死亡22人。

酒驾是严重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而农村大部分道路弯曲较多、缺乏有效标识,行人、各类农具用车、机动车混合使用,酒驾其中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无论是处理交通事故,还是医务人员前来救治伤员,所需的时间都较长,后果更加严重。

因此,交管部门要针对农村酒驾问题突出的实际,将酒驾入刑常识、事故案例等送到农村驾驶员身边,多帮农民算好酒驾事故成本账,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让它入脑入心,自觉养成“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在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有机结合社会综治、交通管理等工作需求,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把交管部门一家的“单打独斗”变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群防群治模式,形成严打酒驾的社会合力,建立农村酒驾整治常态机制。

总之,农村不是酒驾的后花园,希望交管部门切实加大对农村道路酒驾的查处力度,提升广大农村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迅速扭转农村地区酒驾突出的问题,为广大农民朋友创造安全、有序、畅通、和谐、吉祥的交通环境。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