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由散漫、不求上进,做父母的难免操心。可是如果孩子过于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做父母的也未必就省心。最近,合肥市民吴先生就为凡事都想争第一的儿子烦心不已,对此专家表示,争强好胜折射孩子害怕挫折的心理,“建议家长通过一些方法,让孩子在好胜之余懂得败不馁。”
爸爸的烦恼:儿子凡事都想争第一
“以前,我总认为孩子争强好胜是好事,有好胜心能促使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更加努力。但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孩子好胜心太强也是一个问题。”家住合肥市龙居社区的吴先生说,13岁的儿子从小到大一直是一个特别要强的孩子。别的小朋友获得更多的小红花,他就会哭鼻子;做的手工没有得到表扬,他就会不开心;在班上没有考第一,他就会吃不下饭;上体育课跑得不如其他同学快,他总是气乎乎的……
令吴先生感到费解的是,自己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如此“争强好胜”?“其实,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除了对他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所要求外,其他方面我们并不苛求,也从不要求他一定要考多少分,倒是孩子一直给我们惊喜,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吴先生说,自己深知,爱争第一是孩子竞争意识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这是好事,但总觉得孩子在这个年龄,可以再天真单纯一点,轻松快乐一点,“最近我在想,过于争强好胜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抗挫能力特别弱?”
专家:争强好胜折射孩子害怕挫折的心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表示,绝大部分中国的父母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争做第一的意识,“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必须明白,好胜心是奋斗目标高、不甘落后、勇于赶超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是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是一种积极可贵的心理品质。每个人都有好胜心,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适度的好胜心能推动人的进步,而过度的好胜心会催生嫉妒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她认为,好胜虽然包含着进取的成分,但过分争强好胜,往往也是出于对失败和落后的恐惧,而并非是想要取得自己在某方面的进步。从这一点上来说,吴先生担心这是孩子抗挫能力不高的表现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习惯了心理上的优势地位,从而喜欢胜利、成功、领先等带来的心理满足,无法接受和容忍失败、落后的心理失衡。所以孩子形成过度的好胜心,完全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敢或害怕面对挫折。”
建议:让孩子在好胜之余懂得败不馁
周金妹说,如果家长并没有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是孩子自发地拥有如此过度强烈的好胜心,家长不妨尝试以下的方法帮助孩子: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也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让孩子明白,真正的进取,是看自己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努力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是为了打败别人。量力而行,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或劣势。在鼓励孩子好胜的时候,也要教孩子懂得败不馁的可贵。
2.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的无条件接纳,是不仅仅要接纳孩子的正面情绪,在孩子遭遇挫折,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也要允许和接纳,使孩子获得心理的安全感:爸妈对我的爱不是只有在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而是无条件的,无时无刻的。这样孩子也才会不那么看重结果,才能用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情的结局。
3.陪孩子参加亲子活动
对过分争强好胜的孩子,不要给予过多的表扬,相反,的确可以适当地泼泼冷水,以免孩子滋生自私、嫉妒心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父母还可以陪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家长以身示范并告诉孩子,我们享受的是这个活动本身,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要仅仅去在乎结果。在对孩子争强好胜的积极面予以肯定的同时,对消极方面一定要合理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