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永相伴,切莫辜负好风光
2018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明”“旅游”永相伴,切莫辜负好风光

▋范梦琪 黎芊芊
宏村古民居随处可见文明游览的标语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近期不少地区天气晴好,踏青出游成了大家追捧的新风尚。每个周末都是旅游小热潮,然而,美景虽好,一些游玩中的不文明现象也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近日,记者走访了合肥及周边地区的一些景区,对咱们身边的文明出游情况进行实地了解。

中科大: 拒绝“以赏花之名,行低素质之事”

一夜春风来,千树粉黛开。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国科技大学校园里的樱花全面盛开,繁茂的花枝延展成了粉红的长廊。4月1日,记者来到中科大东校区,看到百余米的樱花大道挤满了前来观赏的游客。中科大保卫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仅周六一天,前来赏花的游客就不少于五万人。

然而,一些市民却在赏花的同时对樱花树“动起了手脚”。“有很多家长抱着小孩攀爬在樱花树上玩耍,伤害树不说,安全也成大隐患,上前劝阻人家还不乐意听,说只是小朋友而已,体重轻,不碍事。刚才还有个小年轻硬拉着树枝,把樱花从高处扯到脸旁拍照片!更别提那些随手摘花的人了。”保卫处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能够文明赏樱,对折枝、摇树、爬树等不文明行为说不!”

中科大里还有一棵珍贵的绿樱,引得来往行人频频驻足。记者走访中也看到一位父亲抱着小朋友触摸樱花。但樱花真的很脆弱,一阵风可能就会使它掉落,更何况这样的“抚摸”?记者随后了解到,为了不因人流量过大影响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从4月2日下午开始,市民朋友们只能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的早八点至晚七点进入校园赏花。

合肥市植物园:享受自然馈赠 争做“护花使者”

近日,正值郁金香花开得轰轰烈烈,合肥市植物园成了一片五彩的海洋。为应对今年的赏花热潮,合肥市植物园早已做好准备,从入口到园内随处可见引导牌、警示牌,还有身穿制服的环卫工人清理垃圾。而为了更好地保护郁金香,园方在郁金香展区设立了警戒线,然而仍有不少市民屡次冲破警戒线进入展区。拿着喇叭巡逻的工作人员一遍遍地向游客喊话“不要进到警戒线里面!不要靠着树拍照片!”可是这样的措施收效甚微,与花“亲密接触”的游客还是一波接着一波。还有部分游客带着地垫,或在草坪上、或在树林里,席地而坐,拿出自带的零食烤串,就地野餐,走了以后留下一堆垃圾。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随手扯树枝的行为最是常见,但树枝被扯多了以后无法复原。

市民王女士表示:“春天的合肥是一座花海装扮的城市,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美丽的馈赠是我们的‘小确幸’,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个‘护花使者’,志愿遵循文明赏花规则,用文明守护合肥春色。”

合肥野生动物园:“留爱心,勿投喂”

“乱丢垃圾、攀爬树木这些现象还是存在,但相比较前几年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我们目前最头疼的情况是游客喂食小动物或者想去触摸它们。”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日天气晴好,合肥野生动物园内人流量较大,尤其是学校组织过来的团队,整体素质都不错,我们园区管理也能跟上。”

记者探访合肥野生动物园时发现,南门广场前刚离开的团体队伍遗留下一片垃圾,在半小时后出园时已经及时处理了。一位张姓的环卫人员指着手里大号黑色垃圾袋跟记者说:“我负责的这一岗上午能清理出七大袋垃圾,有时候中午都吃不上饭,我去吃个饭的工夫地上又会有很多明显垃圾,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希望市民朋友可以多走几步路做到垃圾分类入箱或者打包成整袋放在一块。”

记者还观察到很多游客图新鲜,拿着花生、树叶、苹果等投食喂小动物,当记者询问他们知不知道私自投食属于不文明旅游现象的时候,他们表示不知情,就是觉得好玩,以后会改正。还有游客呼吁:“最美人间四月天,希望前来游玩的每一位游客都能让文明和理性成为自己最美的名片,随手乱丢垃圾、私自投食等行为实在有失‘风度’。”

宏村景区:“最美”学生树榜样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皖南春季的青山清泉最是让人眷恋的。在我省黄山市黟县国家5A级景区宏村,文明出游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富有千年古韵的徽州最少不了的就是青砖黛瓦的古民居,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内部结构多为木质材料的古民居建筑首要的防护就是防火,游览宏村古民居的时候随处可见“禁止吸烟”、“小小烟头莫轻看,随地乱扔招引火患”、“树立防火观念,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提醒游客注意文明游览的标语。景区内的导游汪龙珠表示:“景区对于游客吸烟的行为是极力进行劝阻的,防止因游客吸烟而产生火灾隐患。而且宏村内人工水系较多,我们都会在游客拍照时,特别是未成年人在水边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谨防落水。”

近年来,随着政府、景区等一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游客的素质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宏村景区内,随处可见游客随身携带装垃圾的袋子,产生的果皮垃圾都会装进袋中丢入路边的垃圾箱中。特别是春季宏村景区附近都有村民售卖新鲜水果,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是基本上见不到一边品尝一边随地吐果皮的游客。景区内还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的售卖,也很少能在景区内看见随意丢弃的包装袋、包装盒。自觉的游客还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丢入垃圾箱。

姹紫嫣红的色彩映衬着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一不小心就被宏村春日里的景色所惊艳。每年都有来自省内各大高校组织的学生在宏村景区内写生采风,他们的存在也成为了景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走访时恰好遇到合肥某高校的师生们在宏村景区内写生。学生们井然有序地坐在南湖边或作画或交流,不时还有老师来到学生身边进行指导。与身后喧闹的游客不同,学生们都沉浸于宏村的美景之中。临近傍晚,忙碌一天的学子们在准备离开时也不忘收拾好自己创作的画具,小心翼翼地盖上颜料盒,拿起自己的小马扎静静地转身离开。仿佛他们都已经融入了宏村美丽的景色之中,生怕自己的到来破坏了这静谧的美。不得不说,学生们为文明出游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专家建议:“文明出游从你我做起”

就游客踏青出游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现象,记者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梅,在马院长看来,当下游客在景区游览时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有:在旅游场所不有序排队,争抢,喧哗;在文物或其他物体设施上随意刻画,甚至损坏之;不遵守相关规定,随意攀爬拍照;饮食用水浪费,违背两型社会要求;家长不严格教育孩子遵守景区秩序等。对于如何才能改善景区不文明现象时马院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在整个社会形成文明之风,新闻媒体宏观的宣传得和具体的社区宣讲、群体活动、单位活动等结合,在实践中涵养文明。二是各类媒体开展主题宣传、谈话讨论型节目、文明人物评选活动,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讨论;研发开办文明文化类视听节目、互动参与型媒体游戏如类似人民日报“我的军装照”等。三是政府领导干部、党员等优秀分子带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四是学校教育敢于管孩子,善于教孩子,切实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学校要树立教育的第一目的首先是培养“人”,文明的、大写的、人格健全的出游行为才是中国优秀文化和现代文明人的体现。五是开展社区讲堂,乡村文化讲堂,培养家庭文明,形成良好家风。

□小贴士:

文明出游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更多的人应当参与到文明出游的行列中来,营造人人都是文明人、处处展现文明风的良好社会氛围,传递“文明出游从我做起”的正能量。少一点“自私任性”,多一些礼让谦和,养成文明出游的好习惯。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