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打造“亩均效益第一区”
训犬专家教市民如何给狗立规矩
90后小伙为还欠款,竟体内藏毒运输
合肥地铁4号线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
下一篇4 2018年4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工业企业出租厂房将动态管理
合肥经开区打造“亩均效益第一区”

 

部分企业占有资源要素较多,却不产生相应的高收益,记者从合肥经开区了解到,该区将在全省首建“亩均效益”KPI体系,打造“亩均效益第一区”,通过考核亩均效益,实施“管家式”服务,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李长龙 叶佳超 记者 沈娟娟

对企业进行ABC类绩效评价

自2016年起,合肥经开区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厂房管理等四个方案,强化“创新转型升级”制度层面的细化设计,从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两方面入手,在全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

“通过绩效综合评价,对企业进行ABC分类,实行差别化管理,激励A类企业引领发展、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从生产要素、政策奖补、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分类施策。”经开区经贸发展局局长张露介绍,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非是单一指标,而是包括“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指标、研发创新指标”等指标的一揽子体系。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已盘活3011亩低效用地;2017年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9%,为近五年最高速度;2016年以来,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了58.2%、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增加了61.8%,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增长了45.5%,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5.68%并保持全市最低,经开区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2/3,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

工业企业出租厂房将动态管理

2018年3月,合肥经开区印发“创新转型升级推进方案”,从“清闲催建”、“专项清理”、“企业增效升级”、“出租厂房统筹管理”等领域齐头并进,打响“创转升”攻坚战。合肥经开区“创转升”工作组办公室主任李正茂介绍,今年将针对南区72个建而未尽项目,29处利用工业等用地开办驾校,全面开展“清闲催建”和专项清理。“部分企业占有资源要素较多,却不产生相应的高效益,这是一种资源的错配、低配。”李正茂透露,实施“创转升”攻坚行动,就是矫正资源错配、低配的一剂良药。”

据悉,合肥经开区将针对投资协议或供地合同中明确约定,且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进行“催建”,要求企业限期开工建设并约定竣工时限。对未按期报送建设计划、限期未开工建设或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将会同企业采取相应方式清理处置低效用地。

记者了解到,合肥经开区计划实施全区租赁厂房100%备案制,全面开展对132户出租企业、385家承租企业和162万平方米厂房资源的租赁登记,建立工业企业出租厂房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更新企业出租、闲置厂房的信息,加强统筹管理,统筹对外招商。

截至目前,据悉,1740亩民营园片区正在申报合肥市转型升级试点区。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