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刷微信朋友圈成了不少人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一些企业看中了用户习惯,逐渐将微信朋友圈变成营销推广的优选渠道。通常情况下,员工在外出差、跑外勤时无法正常签到打卡和记考勤,一些企业采取了定位监督员工等做法。公司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时,不能侵犯员工的基本权利和尊严。(3月27日 《法制日报》)
企业按自定规章管理人无可厚非,但最重要有两点不能忽视,一则管理规定不能违背法律;二则也应坚持以人为本。比如,让员工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公司的文章,法律虽不禁止,但也应考虑到员工的感受。倘若不仅规定转发的次数,还要求将截图上传到公司办公群留底,完不成任务还处罚和点名批评,让员工如此“用功”,反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其实,对于屡屡爆出的企业内部奇葩规定,并非没有办法治理。一则,员工“硬起来”很重要。要知道,单位虽然给了自己“饭碗”,并不意味着就是任其摆弄的“木偶”,对于一些违法或违背情理的规定,完全可以说“不”。比如,企业给员工安装定位软件,就是在侵犯员工的人格和隐私,员工完全可以站出来和老板摆道理,甚至借助法律维权。
二则,工会更应“管起来”。对于职工的“娘家人”工会,有责任和义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出头露面。比如,对于一些奇葩管理规定,工会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等方式,以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的权益。这就需要工会摆正自身位置,万不可只成为摆设。
三则,劳动监察部门也须“动起来”。对于媒体曝光的一些奇葩规定,劳动监察部门不能只当“看客”。主动介入很有必要,属于违法的应依法惩治;属于其余过度管理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应依法督促企业“改邪归正”。
当然,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唯有更好地协调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多些以员工为本,比靠奇葩规定管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