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程阿姨是退休老师,每月退休工资4000元左右,没有工作压力、没有生活负担,在旁人眼中,她是衣食无忧的幸福老人,可她却总是心情低落,有时还特别想哭。程阿姨说,其实,自己心里藏着好几件闹心事。
闹心一:上了年纪没用了
10年前,程阿姨的老伴因车祸去世。如今她退休在家,一个人住着14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她越来越觉得孤单。儿子怕她累,请了保姆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人到了这个年纪,就没用了。”她说。有时她想做点家务,保姆抢着不让她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表示,孤独感、悲伤感是丧偶老人的通病。退休后,老年人的心理会变得格外敏感,像孩子一样依赖性特别强。而子女忙于工作,往往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这种状态下,老年人形单影只的感觉会比工作时更明显。悲从中来,是程阿姨想哭的主要原因。
闹心二:总怕孩子出事
“我老伴就是车祸去世的,现在每次儿子出门我就担心。”程阿姨说。每天早晨到了上班时间,她就开始担心,并给儿子打电话,问路上是不是有事儿?
“我能出什么事儿?”电话里,儿子时常会不耐烦地说。“可我还是担心他,心慌得很……”程阿姨说。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会丧失归属感,出现预期焦虑。”周金妹说,老人常常担心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健康。越担心越闹心,得不到孩子们的理解,他就变得伤心,所以想哭。
闹心三:不是这痛就是那痛
“老了浑身都是病,可没人理解我啊,难道我是装病?”程阿姨说,自己每天不是头痛,就是胃痛,要不就腰疼,可是儿子带她去医院,什么也没检查出来。
“这是典型的老年‘游走性疼痛’,疼在身上病在心上。”周金妹说,游走性疼痛没有固定部位,其实是老人对自己身体状况过分担心所至,并不是真的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