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当如水,刚柔有相济
春天的心事
我愿母亲岁月如春
下一篇4 2018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性当如水,刚柔有相济

□周捷
 

那日,无意得见一幅画,第一眼,脑海里出现了“刚柔相济”四个字。刚,可指男性,如群山耸立,雄伟挺拔;柔,可指女性,如西湖波平,静谥和美。刚与柔的平衡可使人生和谐安定、坚实温馨。能文能武,能刚能柔,一直是从古至今人们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这幅画忽然让我浮想联翩。

我想到了水,想到了人性,想到了人这漫漫的一生。水在面对不同的环境的时候,有不一样的形态,这是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改变。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最为坚硬的东西也是水,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水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如果把人生当如水,可感悟到很多的真谛,水最大的能量可载舟;水随处可见,并无精彩之处,但它的生命过程精彩,水,随遇而安。给了山林,水便是清澈的涓涓溪流;给了大海,水便是浩瀚无边,涛走云飞;给了江河,水便是浪涛滚滚,悠悠荡荡,深沉不渝,东流而逝;给了湖泊,水便是平静如镜,照出山水、日月恒久的美丽;水遇洼地,则成湖泊海洋;水遇沟壑,则成溪流河江;水遇潮汐风卷,就会逆转直上,惊涛骇浪!天下间最壮观!世界最美的东西莫过水,时而无瑕温暖,时而雄浑壮阔,时而灵动可人……徜徉其中,身心愉悦,感慨之深,它让人真正领略了自然之美的催人欲醉的魅力,自然永远是伟大的工艺品

水,天地之柔者,万物之根本。水,天地之刚者,千年寒冰岂一日之寒,岂一朝一夕可破。即使世间最猛的烈焰将它融化,它也能化成雪水将火逐渐熄灭,因为在那一刻,它知道了自己将要消失了,但它却比火要来得高尚,它牺牲了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埋葬了这个所谓天地间最能毁灭万物的送葬者。它离去了,但它的气体却飘向远方,向人们展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迈气概。

水之柔,在于水的无形,可方可圆,适应环境而存;水之善,在于可以滋养生命,灌溉田园,洗涤污浊;水之变,在于可以升华,凝结。水之广,在于自然处无所不在。水是公认的弱体。但是水之刚,在于水的压力有多大,能量就有多高;水之烈,在于可以排山倒海,泥沙俱下;水之恒,在于柔韧滴水,可以滴穿磐石;也能载舟,能汇成洪水冲垮一切,还能说它弱吗?偌大的容器只要有一点缝隙它就能挤细了身子逃之夭夭,还能困住它吗?水遇洼而积存,遇阻而绕行,无声中蓄积着力量,一旦大焉,便要冲决桎梏与羁绊。是啊!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许多的坎坷,那就要像水一般源源不断积蓄能量膨胀到足以漫过沟沟坎坎。在前行中总会有各种屏障,比较弱的能会绕开前行,比较强的冲撞打开缺口,水天生就具备选择最佳途径的能力,细心呵护着每一处弯道,一路留下自己清晰足迹。人们一生都在索取,无论是财富、权利或者理想,与水相论时我们汗颜,它一路走来始终在奉献,直到生命枯竭。站在水流尽头的时候,为什么就看不到人生终点时你能带走什么……

穷其毕生奋斗,跟不如意抗争,尤其为现代人的生活准则,争强好胜出类拔萃,充斥着大脑,生活似水,谁的力气再大又能把它砸出个坑来看看,再牛的伟人面对大海又能把它如何?只能随着微风,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多看几眼美景企不快哉,尝尽人间五味的阅历才是为人一世真正的收获,人生也应如此:在审时度势中适应生存环境,在顺势而为中改变生存环境。用睿智的理性与坚忍的刚性,去铺筑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路,懂得在不得已的境况下弯一弯变一变,在可争取的状态里争一争搏一搏,做到外圆内方、刚柔并济。这样,也许才能活得滋润、顺遂,乃至洒脱,才能成为生活的宠儿。

因此我感悟人性当如水,至善至柔,至刚至强,刚柔并济。天下至刚亦莫过于水,劈山开石,奔泻千里。水之柔在于其温文如玉,滋润万物;水之刚在于其惊涛拍岸,滚滚千里。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水,沉浮人生。人当如水,拥有水的柔美娴静;人当如水,饱含水的刚毅自强。人生也仿佛是水的一生:自高上之巅诞生,历经波折入海。人生当展现水的刚柔并济之美,就像江河入海过程中会有巨石悬崖,会有平原湖泊。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生活中,一瓢饮,能解干渴;品茗一盅,去疲除忧;酷热难挨,冲凉解暑;又能涤尽污垢,常保环境清洁……似君子之德风,被覆世间角落,能随缘教化,广利社会。其仁慈博爱,平等无私的特质,更显其至善的美德。刚柔相济,不负此生。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