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微声音
非常道
为古老的戏曲艺术插上现代传播翅膀
3上一篇 2018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古老的戏曲艺术插上现代传播翅膀

▋林日新
 

谈到戏曲弘扬之道,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袁慧琴认为,为古老的艺术插上现代传媒的翅膀,会飞得更高。“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民数量与日俱增,这时就需要我们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化的传播手法、新时代的观众审美需求相结合。”袁慧琴建议,建立戏曲文化数字平台,以网站、手机移动终端为依托,运用新技术寻求中国戏曲艺术的当代生存与传播研究的突破。(3月13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戏曲观众群落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中国戏曲艺术日益冷落。多数戏曲剧种剧团面临着负担沉重,生存艰难;人才流失,后继无人;剧种锐减,失传严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从剧本创作、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等多方面支持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

然而,仅仅靠一部“政策”来拯救还远远不够,亟须解决的是尽快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留住古老的戏曲。当然,就戏曲本身而言,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音乐、唱腔、念白、服装、舞台、灯光等等都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变,尽量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及观众的文化欣赏娱乐的需求。

现代发达的高科技为戏曲传播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一,各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要重视文化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上开辟戏曲栏目,大力宣传戏曲,大力宣传戏曲的知名艺术家和他们的戏曲人生,要充实地方文化网站中有关地方戏曲的内容,详细介绍各曲种、唱段及演员,提供名段视频点播,为地方戏曲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二,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宣传戏曲知识,举行一些与戏曲有关的知识竞赛或演出竞赛,吸引年轻人接近、了解、喜欢和爱好戏曲,为古老的戏曲圈粉;三,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扶植人才,联合、借助大学的力量,举办戏曲的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各种研修班,培养戏曲的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理论研究人才,让戏曲文化不仅有生存的土壤,还要发扬光大,长久地发展下去。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