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9岁的女大学生因从小喜欢喝碳酸饮料,使一口本来漂亮的牙齿渐渐腐烂发黑,被诊断为酸蚀症、慢性牙髓炎。据报道,女孩每天饮料不离手,几乎把碳酸饮料当水喝,每天都要喝上3~4瓶。(据3月5日《楚天都市报》)
看了这条新闻后不免感叹,如今的孩子们太需要普及科普知识了。笔者身边有太多热衷于喝碳酸饮料的孩子,上高中的侄子渴了从来不知道喝水,却以喝电视广告上的各种饮料为时尚。饮料是比白开水味道好,但他根本不懂喝水对身体有多重要,即便我们常常督促他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也改变不了他从小养成的饮“水”习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其实孩子们听不进去的类似“教导”还有很多,比如大人告诫孩子少玩手机和电脑,少吃肉食多吃蔬菜等等,这不禁让笔者想到“科学素养”这个词。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掌握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运用科学方法来对现实中的有关问题做出明智的抉择。它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而对科普知识的了解和认同,应该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有了较高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比如时下许多人仍然很迷信过度宣传的保健食品,仍然迷信和依赖抗菌药物,感冒发烧后动辄输液,对滥用抗菌药的风险毫不知情。科学是一种对待事物的基本态度与方法,与迷信、盲从相对应。所以科学素养从娃娃抓起十分必要。
从2017年9月开始,全国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目的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但科学课处于边缘位置,地位远比不上语数外,甚至还比不上音体美。有专家就表示,当下,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前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为宗旨,把小学科学课重视起来。
科学素养教育任重道远,孩子们的成长只有在洒满科学的阳光下才能健康茁壮,希望孩子们别再拿碳酸类饮料当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