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两会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两会讨论的、回答的,都是最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两会期间,星报全媒体特派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结合发展实际,畅谈脱贫攻坚,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要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
“十九大后,进入了新时代,今年,扶贫领域仍然是我的关注重点。”全国人大代表、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谈及扶贫问题时说道。他建议,结合“一带一路”,把精准扶贫的理念和思想输送出去,为世界范围内的减贫贡献出“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例如,打通我国贫困落后地区名特优产品及文化旅游的消费与投资的通道,让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去,让国际客源走进来,助力我国扶贫事业。”
“扶贫不是扶着去脱贫,不是搀着去脱贫,而是扶助他们去脱贫。”赵皖平认为,在扶贫的过程当中,要注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的平衡,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尚未建立有效的长效脱贫机制。为此,赵皖平建议,精准扶贫工作中,各级政府不能满足于“给予式扶贫”,更为关键的是采取“激励式扶贫”,让扶贫对象从依赖中走出来。
要建立更多的扶贫车间
1988年出生的王萌萌现担任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也是今年在皖人大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代表。这次参会她主要是关注农村贫困户如何精准脱贫。
为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就业,王萌萌在吴圩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设立就业扶贫车间。但她渐渐发现,扶贫车间存在建设速度慢、站点少、不够用等情况,远远满足不了贫困户的需求。为此,王萌萌建议,在劳动力充足的地区,联合当地有实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吸引外地有实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当地建立扶贫车间(驿站),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或者创业途径。其次,对贫困人口较多村,增加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费或者拿出部分涉农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予以支持,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贫车间(驿站),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穆可发:
脱贫攻坚成败之举 在于“精准”
穆可发历年来提交了许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提案。
穆可发认为,脱贫攻坚是当前第一的民生工程,“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穆可发看来,要细之又细抓好脱贫攻坚,实事求是,认真工作,精心规范档卡资料,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他还说,扶贫要先扶志,要不断激发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自觉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生活。
穆可发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自己还将继续重点关注农村问题,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教师人才匮乏,是农村教育最大的痛点,特别是乡村幼儿教师。”穆可发认为,要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掉队,希望国家对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刘强东:
调动电商资源 打造扶贫“新通路”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成为新时代的“热词”之际,刘强东也带来了关于发挥电商富农作用,打造扶贫“新通路”的提案。
刘强东认为,贫困地区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等,充分发挥农科院等技术力量在指导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农产品改良育种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地方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充分调动电商等多种社会资源。”刘强东建议,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使贫困地区形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