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学、晚上失眠、上课走神”……随着新学期开学,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咨询门诊“热”了起来,前来咨询学习问题和情绪问题的患儿也逐渐增加。有的家长甚至表示,面对开学,自己也感到有些紧张。对此,专家表示,开学恐惧症已逐渐成为影响患儿自身、家庭、学校的一种常见情绪障碍,特别是对儿童学业、社交、情绪和身心发展产生巨大损害。(2月26日《青年报》)
“开学恐惧症”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与“上班恐惧症”一样,既不要害怕,也不可大意。“开学恐惧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生活的反差太大,造成一部分中小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难以适应和接受。开学后,一部分中小学生还留恋这种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方式,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忧心忡忡,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
笔者以为,“开学恐惧症”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紊乱,也是一种心病,心病需要心药医。所以家长们不必害怕着急,要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避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不要随意打骂和讥讽孩子,使孩子感到压力巨大;千万不可变本加厉催促孩子收心学习,限制所有游戏娱乐,对于已经有恐惧反应的孩子,这样的行为可能反倒进一步加重孩子的恐惧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尽快调整状态,投入学习;要避免焦虑情绪的相互传递,防止坏情绪的污染。亲子之间多沟通有助于缓解彼此压力;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孩子从假期模式转换到上学模式有很大帮助;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主动向老师或医师寻求帮助,不要逃避或拖延。
“开学恐惧症”需要心药医。专家指出,“开学恐惧,与其说是一些中小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不强,不如说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还没有真正到位。学生积压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压力,家长和老师不但不能帮助舒缓,反而一步步紧逼施压,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能不对开学恐惧吗?”家长面对孩子“开学恐惧症”也不要过分担忧,因为学生上学,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入学,内心需要一个逐渐适应过程。这时候,需要家长的特别关爱,需要学校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新生的压力,通过心理疏导来帮助他们走过最初的不适应,无需将“开学恐惧症”过分标签化和放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