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驾”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莫让手机夺走对子女成长的参与
“年味”中应少些“酒味”
非 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让手机夺走对子女成长的参与

 

▋祝建波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举行了休业式,并现场发起了设立“抬头日”的倡议。这份倡议书中提到,“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原点,奠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孩子的童年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教育的润泽,更少不了爱的滋养和亲情陪伴。”因此,学校提出郑重倡议,请家长“暂时放下手机,离开网络游戏,抬起头,给孩子全心全意的时间,和他在一起”。(2月9日《钱江晚报》)

“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看手机”,这样的调侃,见证了“手机成瘾”的现实尴尬。

从本质上讲,“手机成瘾”不是一种单纯的交往障碍和心理疾病,而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以网络为支撑的移动电子产品塑造了一个“第三空间”,用来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和自我建构的需要。但是,这也会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从而将我们的生活占得满满,容不得一点时间缝隙和思考空间,进入了所谓的“理性的樊笼”。当我们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手机上,当我们明明知道过度迷恋手机有害无益却欲罢不能之时,我们的生活就被手机所主宰了。

现实中,有很多家长为不让孩子上网上瘾,都会穷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尽量少碰手机,但却常常忽略自己沉迷于手机,“小学生写作文吐槽父母,出镜率最高的竟然是玩手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平心而论,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彻底扔掉手机,但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知道,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的第一天职,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即便用再多的玩具、可口的零食,也无法替代。所以,要矫正“手机成瘾”,走出“没有手机活不下去”的迷茫与困惑,解决办法就是对手机保持必要的理性态度,对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负效应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并在该放下手机时果断放下。父母每天拿出一定时间,陪伴孩子玩耍、读书、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无比重要,同时也是手机所无法给予我们的快乐的人生体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