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省两会中,来自滁州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90后大学生村官韩先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来安县舜山镇六郎村村委会当了三年大学生村官,专职脱贫攻坚工作。在她的牵头下,村里成立了蔬菜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将300多亩闲置、零散的农田,改造成蔬菜基地,利用“46235”资产收益扶贫分配模式将收益的40%给村里,60%给贫困户,其中,给贫困户的收益按照20%、30%和50%分配,越贫困拿的比例越高。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最为艰巨的任务,这一过程中,滁州市始终以产业、就业扶贫为根本,以“四严”“四覆盖”为保障,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以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精准落实扶贫各项工作。此外,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具有滁州特色的扶贫新模式,使得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夯实基础 探索扶贫领域的滁州模式
脱贫路上,不存在一蹴而就。滁州市始终坚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各项基础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具有滁州特色的扶贫模式。
据了解,在2016年已制定的“1+36”政策配套文件基础上,2017年该市累计出台带有“滁州符号”的特惠政策共计7个。针对健康扶贫,滁州市将“180”政策提标“190”;针对就业扶贫,出台了就业扶贫驿站指导意见;针对产业扶贫,出台了特色种养业扶贫“333”行动方案;针对“三带一自”扶贫模式,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工商资本)带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针对“分贷统还”模式推广,优化金融扶贫方案;针对贫困户危房应改尽改,完善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为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出台了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等。
滁州市以印发的《2017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要点》为指导,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及帮扶责任人责任,创新“八个一”工作方式,有效指导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大了资金投入,2017年市、县两级共统筹安排上级下拨和本级扶贫专项资金3.8亿元。
精准落实 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滁州市以产业脱贫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项目,开展特色种养业扶贫推进行动,支持2017年44个拟出列贫困村至少各发展1个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力争产业覆盖率达50%以上。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把产业扶贫放在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村逐户制定方案。
截至2017年6月底,5个重点县市发展1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6.8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8%;发展到户产业扶贫项目9.3万个,每个有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平均实施1.36个;发展到村产业扶贫项目586个,实现了123个贫困村全覆盖,平均每个贫困村实施4.76个。另外,滁州同步实施光伏扶贫,坚持分户式光伏扶贫、村级集体光伏扶贫、联户集中式光伏扶贫等多种模式并举,到2017年6月30日国家补贴电价下调时,全市年度光伏扶贫任务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建成并网村级光伏电站35个、户用光伏电站8400个,贫困村实现了村级光伏建设全覆盖,有效增加了贫困户家庭收入。
此外,滁州市还实施“N+贫困户”,多措并举带动产业发展。一是“项目+贫困户”,引导贫困户灵活自主发展产业;二是“大户+贫困户”,建立专业大户与贫困户利益捆绑机制;三是“股份+贫困户”分红兜底线,整合贫困户扶贫贷款等政策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沉睡的资产资源,共建产业发展基地。
分红脱贫 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
2016年以来,滁州市围绕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积极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即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其他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和村级集体资产进行资本化和股权化,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给贫困户。贫困户可以采取土地托管、畜禽托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多种方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享受资产收益所带来的“红利”,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滁州市已探索出社会资本参与光伏扶贫、经营性资产入股收益、生产经营收益、非经营性资产入股收益等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据统计,2016年滁州市财政资金投入扶贫项目3565个,其中种植业63个、养殖业21个、村级光伏146个、户外光伏3323个、其他项目12个,形成资产20489万元,实现资产收益2278万元。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覆盖到全市88个贫困村,3794名贫困户从中受益。
此外,滁州市还推行小额信贷,助力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小额信贷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扶贫工程,着力解决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信贷需求。对原有小额农贷信用评价指标进行优化,创新贫困户小额信贷“631”评级授信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现评级授信全覆盖。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滁州市共向13618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73%。
旅游扶贫 立足本土特色深挖旅游资源
2017年以来,滁州市总结推广明光、来安等地“旅游景区+扶贫”“旅游节庆+扶贫”等成功经验,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的“滁州模式”,通过挖掘贫困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新景区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该市创建了星级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品牌,举办了滁州桃文化旅游节、令狐山民俗庙会等节庆活动近20场次,前三季度共吸引省内外游客150万人次。旅游推动脱贫过程中,吸纳附近贫困人口走上保安、保洁等岗位,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开发当地旅游土特商品,聘请贫困户从事商品销售工作,去年新增脱贫人数511人,累计带动脱贫2718人,提前完成省“十三五”旅游扶贫工作任务。 滁州市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此外,对景区内有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将所持资产折算成股份,年底参与分红;对既无旅游资源又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实施救助兜底扶贫。例如,明光八岭湖旅游区租用帮扶贫困村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该村每年获得5万元保底分红;同时,景区直接吸纳该村29位贫困群众到景区工作,间接带动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实现就业脱贫。
(素材提供:滁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