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喜迎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通报近年来安徽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做法。
我省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据宛晓春介绍,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2017年,全省申请发明专利93527件,较2012年增长3.82倍,居全国第5位、中部地区第1位;获授权发明专利12440件,较2012年增长3.06倍,居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第1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7件,较2012年增长4.97倍,居全国第9位;技术合同成交额245亿元,较2012年增长1.9倍。2016年,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475.1亿元,较2012年增长68.6%,居全国第11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97%,较2012年提高0.3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位。
重大科技成果出现井喷
五年来,我省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进入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阶段。全省共有6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其中一等奖3项;有65项发明专利获国家专利奖,其中金奖3项。我省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墨子”“悟空”和“天宫”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写入十九大报告。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全面开通、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首次实现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运行3项成果入选2017年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入选201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实现40万高斯稳态强磁场。
科技人员数量5年翻了3倍多
全省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10.3万人增长至37.4万人。截至2017年,全省在皖“两院”院士32人,建成院士工作站209家,柔性引进院士234人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50人、“万人计划”人才61人。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全面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才+成果+金融+基地”的人才引进模式。全省累计扶持115个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各市共吸引300多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引进各类高端人才3000多人。
我省高新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八
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下,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孕育。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产业创新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科大讯飞研制出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中电科38所研发出我国首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江淮汽车继特斯拉之后攻克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技术,蚌埠玻璃院世界最薄浮法电子玻璃基板、京东方世界首条液晶显示10.5代线实现量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0.2%,较2012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达4310家,较2012年增长124.5%,居全国第8位,成为全省产业创新主力军。
更多奖励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我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76项创新改革任务全面展开,其中国家授权的16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整合6大类省级科技计划,完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出台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让科技人员在科技立项申报、科技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更大自主权。深化科技人员流动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在岗创业、兼职创业、离岗创业,率先在全国建立“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周转池制度,核增周转编制4697个,为高校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制度保障。深化科技分配制度改革,出台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建立起以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员财富分配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70%以上奖励给科技人员,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6
我省加快构建以合芜蚌为龙头,创新型城市为载体,皖江、皖北、皖南、大别山区等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深入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2017年合肥、芜湖、蚌埠高新区综合排名分别居全国第6、46和48位,较2012年前进6位、17位和25位。扎实开展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合肥市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评估验收,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铜陵、淮南6市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大皖北和贫困地区科技创新补短板力度,建立厅市工作会商制度,在科技项目经费、创新平台载体、科技政策兑现等方面向皖北和贫困地区倾斜,省政府出台的系列“十条政策”对皖北和省级以上贫困县奖补经费上浮20%,省科技转移支付经费重点支持皖北和省级以上贫困县科技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皖北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