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2018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2017年7月12日,在安徽省体育强省建设动员大会上,对合肥市等6个创强示范市、巢湖市等18个创强示范县(市、区)进行了命名。现在,半年过去了,这些创强示范市、创强示范县(市、区)有些什么好的举措、好的做法呢?            ▋记者 江锐

合肥市

合肥市始终以体育强市为目标,全面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设施的多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参赛安徽省运动会连续十三届保持全省第一,多次荣获全国、全省体育工作先进称号。

紧紧围绕群众身边,组织开展了广场舞、健身走、毅行、健身气功、自行车、足球、篮球等一系列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周周有赛事、月月有高潮、全年不断线”;强化基层组织,新成立了9个市级体育单项协会,市级单项运动协会达到52个,新发展会员约为3000余人,县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实现全覆盖。瑶海全民健身中心基本竣工,填补合肥东部城区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的空白,市球类健身中心、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相继开工建设。合肥国际马拉松赛被评为全国马拉松“金牌赛事”,2017年参赛人数达到26000人,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中心联合举办了2017环巢湖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全国青年帆船帆板精英赛暨OP锦标赛、中国热气球挑战赛(半汤站)、全国速度轮滑公开赛等高水平赛事,形成环巢湖“水陆空”赛事体系。全面打造端午龙舟、 重阳登高等传统节日系列赛。

亳州市

近年来,亳州市抢抓振兴皖北的战略机遇,坚持以创建体育强市为切入点,不断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体育,着力推进竞技体育,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建成体育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规划建设一批市级公共体育设施项目。该市体育馆占地123亩,由主馆、训练馆、全民健身中心、室内游泳池等组成,有望明年完工投入使用;市体育公园、10个市级室外标准游泳池项目已经完工并对外开放。二是积极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三是率先对外开放市行政中心大院和部分市区学校体育设施。四是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养维护,确保安全健身。五是组织培养体育骨干,带动群众参与。六是组织多样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2017年市级开展综合性群体活动60余项次,县级体育部门组织的大型群体活动90余项次,直接参加活动的群众30万人次以上。七是大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亳州市坚持大力培育体育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全市体育用品制造业、全民健身服务业达192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以上。

蚌埠市

2017年,蚌埠市把承办十四届省运会作为创强工作的总牵引、总抓手,超前想、用心做、创新干,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创强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率先建成全省体育强市示范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切为了省运,一切围绕省运,筹备工作呈现新形象。蚌埠市委、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谋篇布局,统筹推进省运会筹备工作。将省运场馆建设确定为城市大建设“一号工程”,特别是筹资近30亿元新建的体育场、体育馆、多功能综合馆、游泳跳水馆、水上运动中心及各县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等11处场馆覆盖全市,即将竣工,既形成市、县、区一体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赛事接待能力,又将使该市公共体育设施水平重返全省前列。注重特色引领,再造发展优势,体育产业形成新亮点。蚌埠国际足球小镇成功获批。规划中的蚌埠国际足球小镇,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与该区域的体育中心、环湖绿道、龙子湖公园等现有基础配套,构建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化基地。蚌埠市体育局与上市公司安徽水利和顺地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品牌。

马鞍山市

2017年,马鞍山市紧紧围绕体育强市创建工作要求,体育强市年度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精彩纷呈,积极参加省首届健身休闲大会、全运会群众比赛安徽选拔赛等比赛。全年新成立18个体育组织、新发展会员6500人。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任务。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80人。开展健身气功试点工作,全市健身气功站点98个、习练人数约8533人。目前,参加业余训练的在校学生约1.5万余人,市体校拥有2个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个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2017年青少年开展田径、校园足球、篮球、游泳等11项常规赛,参赛运动员达到25000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3亿元,占GDP比例达到2.2%。召开全市体育产业工作推进会,出台了《马鞍山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17~2020年)》。博望区新市镇已进入首批体育特色小镇共建名单。马鞍山市新体育中心基本建设完成,规划建设了大型体育公园市慈湖河体育公园。

宣城市

宣城体育工作以创建体育强市为契机,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体育事业发展,积极打造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充分发挥山水人文优势,致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扎实推进“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建设,其中三月三全民健身登山比赛被评为安徽省全民健身十大品牌赛事。2017年成功举办宣城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达2000余次,可谓是“天天去健身,月月有赛事,季季搞活动,年年掀高潮”。加强青少年训练体系建设,加快新体校建设和搬迁步伐,注重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健身休闲产业综合竞争力,出台《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绩溪县徽杭古道入选“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连续五次荣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皖南川藏线”获2017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广德县东亭乡“骑趣小镇”入选安徽省首批体育特色小镇共建单位;安徽冠廷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泾县油菜花马拉松赛、桃花潭龙舟赛、绩溪国际马拉松自行车骑行大会等品牌赛事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亮点纷呈。

安庆市

建设体育强市,已被安庆市委纳入2018年度共享发展行动、被市政府纳入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以三轮驱动为发力点,打造全民健身新格局。完善组织管理,出台《安庆市2017年市级体育社团评估考核细则》,规范市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现有市级体育协会34个;丰富群体活动,组队参加省首届全民健身休闲大会等全省性各类重要赛事活动;推进制度建设,全年超额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完成率151%。以三个结合为立足点,夯实竞技体育新基础。深化体教结合,创建市级传统项目学校5所,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个,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9所,推动市县结合,整合全市训练场地、教练等资源,筹建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打造安庆竞技体育主力军;加强战训结合,制定省十四运参赛方案、经费使用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明确目标任务、项目构架、奖惩办法。以三化同步为突破点,实现体育产业新发展。场馆运营市场化,体育场馆市场免费、低收费服务群众;产业发展多元化,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举办赛事品牌化。第四届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自驾游营地活动、国际长板速降大赛、环江淮系列自行车分站赛赛事活动、环湖自行车活动,产生较好影响。

巢湖市

巢湖市将“创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全力推进。广泛普及全民健身活动。建好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市区拥有“五个一”工程,其中市体育中心占地303亩,体育主馆19000平方米。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乡镇、街道按照“三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办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做到社团全参与,周周有活动。普及日常健身运动,突出健身球、柔力球、健身秧歌、跆拳道等特色项目,成功创建“全国健身球操之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超过40%。认真抓好“两个工程”建设,深化“体教结合”,开展创建“传特校”活动,推进“一校一品”建设,聘请体校教练进校指导训练,完善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加强后备人才对口培养。

合肥市庐阳区

创强工作开展以来,合肥市庐阳区紧紧围绕《安徽省体育强省、强市、强县(市、区)指标体系(2016~2025年)》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实现“体育设施惠民化、体育赛事品牌化、体育管理信息化、体育队伍专业化”为己任,扎实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为助力我省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创设优良环境。

为破解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发挥学校体育设施为全民健身服务的社会效益,2017年9月,庐阳区将全区36所中小学、45个体育场地开放点及9个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委托第三方进行专业化、智慧化管理,这在我省也是首创。该区体育场地全部免费开放、体育馆低价收费开放。

濉溪县

濉溪县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按照“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务实求新”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升全民健身体系服务水平,全县体育事业取得累累硕果:先后获得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全民健身示范县、全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殊荣;临涣镇、韩村镇被评为全省第七批“千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该县先后出台了《濉溪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濉溪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濉溪县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创体育强县实施意见等文件,为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蒙城县

为了加快体育强县示范县创建工作,蒙城县组织了机关运动会、益智运动会、六洲棋大赛、五禽戏大赛,投资5100万元的森林公园慢行系统即将完工,2018年将建设1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近年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形成了大节日有大活动,小节日有小活动,日常活动经常化的体育活动模式,“政府组织、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运作机制逐步形成,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开展。以“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为契机,蒙城县不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全县体育设施建设空前加快,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体育设施逐年更新完善,设施管理更加规范到位,为该县体育事业发展打好坚实的硬件基础。

砀山县

砀山历史悠久,崇尚武德,民间习武、锻炼风气浓郁,体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唢呐之乡”“中国酥梨之乡”。该县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并先后成立了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田径协会、象棋协会、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信鸽协会、斗鸡斗狗协会、老年体协、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全县各单项体育协会共发展会员4000余人。积极调动各体育协会和文化站的积极性。结合重大节日,经常性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丰富节日文体生活,培养人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每年举办镇、村农民趣味运动会,设置了乒乓球、拔河、篮球、跳绳等多个项目的比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怀远县

怀远县将体育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强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地位。该县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该县不断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全县体育设施建设空前加快,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体育设施全面更新完善,设施管理更加规范到位,为该县体育事业发展打好坚实的硬件基础。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广大群众中掀起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潮,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2017年以来,先后举办怀远县第二届城乡全民健身运动会、怀远县第四届HYBA篮球赛、全县登山比赛、畅游淮河游泳比赛等县级大型体育健身系列活动50余次,参加人数超过20万人次。

太和县

太和县以与省体育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为契机,紧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历史机遇,率先在全省提出创建体育强县目标。该县以体育带动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落脚点,通过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体育红利”。全县居民上下一心,和衷共济,共同推进创强工作,实现了“体育惠及全民”。为构建布局合理、惠及城乡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规范和加强乡镇体育工作,该县将乡镇文化站、乡镇体育机构合并,统称文体站。在“全国全民健身日”基础上,将8月份提升为“太和县全民健身月”,通过“党政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方式,全面发动群众进行体育锻炼。

临泉县

为更好地推动农村体育开展,临泉县提出了“健康临泉”建设,结合“健康临泉”建设,出台了《关于印发〈“健康临泉”全民行动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健康临泉”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等文件,对全县28个乡镇(街道)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该县的开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以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为抓手,不断巩固日常、双休日、节假日体育生活圈,突出青少年、妇女、职工、农民、老年人五大人群,开展系列体育活动竞赛。围绕“健康临泉”建设,从健康关口前移做文章,从提高健身意识着手,举办了全民健身大讲堂,开展了“用身边人讲好身边健身的故事”活动。

寿县

2017年是创建工作开局之年,寿县立足实际,结合创建工作要求,自我加压,提高发展标准,力争使该县体育发展早日进入快车道。该县群众性体育活动遍及城乡,体育人口比例逐年稳步增加,开展100人以上活动50多次。全县城乡晨晚练点有400多个,今年新增30多处。青少年体育工作以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重点,上好体育课、做好两操、抓好课外活动、办好运动会,培养学生健身锻炼的习惯。城区体育本着“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依托各单项运动协会,以竞赛为杠杆,以活动为平台,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农村体育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突出多样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促进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