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订立遗嘱积极意义的宣传,老年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明,立遗嘱已经不再是中国老人讳莫如深的话题了。在公证处,预约办理遗嘱公证的老人甚至都排起了长队。不过,也有一些老人,提出了办遗嘱公证的需求,却已经没有办公证的能力。这些办不了的遗嘱公证背后却大有隐情。▋据《北京晚报》
情况1 老人能否做公证 与年龄文化无关
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业务五部主任武军解释,能不能做公证决定性的因素是老人神志是否清楚,有无明确的认知能力和意志。与老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甚至口音重不重都没有明显关系。
武军主任说,有的老人,虽然没什么文化,甚至连字都不会写,但脑子特别清楚。比如有一位88岁的老人,决定立遗嘱把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留给其中一个儿子。她明确地说明理由:房子是这个儿子借用自己的名字买的,钱也都是儿子出的,所以留给他继承,这才公平。
情况2 知道吃喝拉撒 并不代表不糊涂
在申请办遗嘱公证的老人中,确实不乏已经糊涂的,要处分房子,却连门牌地址都说不清。还有的老人,已经无法表达处分财产的意愿。
武军主任表示,在老人有无立遗嘱的能力问题上,家属的认知和理解有时是存在偏差的。有的人认为,老人饿了知道要吃,渴了知道要水喝,就是神志清楚。但订立遗嘱是个严肃的法律问题,仅仅知道吃喝拉撒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得上办理遗嘱公证的要求。老人起码要能够非常明确并正确表达自己的财产状况,想留给谁的意愿,及这样安排的原因才行。
情况3 为敷衍子女做公证 见公证员装糊涂
在那些办不了遗嘱公证的老人中,一些是真糊涂的,也有不少是装糊涂的。装糊涂的老人照样做不了公证,因为那根本不是他们的真实意愿。他们只是因为无法调和家庭矛盾或者受到子女的压力等各种因素,被迫来做公证。武军主任说,公证员看透之后,也不会给做公证。
有些公证处叫停了上门遗嘱公证服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一些老人和受益人同住,无法确保老人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所做出的意思表示、所立遗嘱有可能不是老人的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