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明确,2018年高考,省级优秀学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5类人员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2020年起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12月12日新华社)
近年来,骗取高考保送资格的丑闻不断。比如,一些地方擅自增加“省级优秀学生”比例,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无限制地“扩军”等等,使一些不合格的考生,获得了高考保送资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理想大学。再者,高考保送生频现钱权交易的魅影,表明保送政策,已经成为高考作弊又一“出口”。然而,骗取高考保送资格,不仅损害了教育公平,更使高考保送制度遭遇了信任危机。
基于此,教育部出台政策,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保送生项目。显然,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规范个体行为,国家设置的高考制度也不例外。比如,就高考保送来说,继续保留“公安烈士子女”保送资格,并增加分值,既体现了以德为先的教育宗旨,又可以倒逼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更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去践行见义勇为的善举。因此,受益的不仅是享受保送资格的考生,还有整个教育事业。
然而,规范高考保送,不应止于“做减法”。首先,应监督和规范考生及家长诚信对待高考,重点打击涉及高考的违法行为。同时,应为高考制定一部比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对高考的命题、考试、加分、保送、录取等方面的诸多事项予以全面细致的规范,以减少作弊和不公平事件的发生。比如,针对高考保送政策,可实行听证制度,邀请学生、家长、老师和媒体等参与,使高考保送制度公开化、透明化,加强社会监督。可以预料,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些企图在高考过程中营私舞弊的考生及家长,将逐渐失去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