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脱发正呈现年轻化趋势。“脱发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疾病,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安医大二附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杜鑫提醒,脱发患者应及时进行正确护理和治疗,尽早走出“恐慌——脱发——更恐慌——再脱发”的恶性循环。
中青年是脂溢性脱发高发阶段
“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主要是两种:第一种是脂溢性脱发,术语上也称为雄激素源性脱发;第二种是斑秃,也就是俗称的‘鬼剃头’。”据杜鑫介绍,脂溢性脱发的发生主要与体内雄激素有关。在雄激素的作用下,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受油脂局部分泌的影响,头顶部的毛囊逐渐萎缩,毛囊体积缩小,终毛毛囊转变为毳毛毛囊,直至消失,从而使头发变细脱落。萎缩的毛囊无法长出新头发,头发数量越来越少。女性秃发者比男性秃发者要少得多,就是因为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量很少。
“脂溢性脱发患者一般从青春期开始脱发,中青年时期进入高发阶段。”杜鑫说,患者脱发主要集中在前额两侧和(或)头顶部分区域,每天的掉发量并不多,但是如果忽视脱发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发薄不胜梳”甚至“聪明绝顶”的状况。“很多脱发患者因为个人形象而自卑,再加上脱发带来的就业、恋爱、社交等其他一系列问题,常常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大,陷入‘恐慌——脱发——更恐慌——再脱发’的恶性循环。”
斑秃及时对症治疗可长出新发
有些人在梳头或理发时,突然发现头部有块毛发没了,内心十分恐慌,由于早期此种现象难以解释,故民间称之为“鬼剃头”。杜鑫说,这种情况在医学称之为斑秃。“斑秃是一种暂时性脱发,主要表现为头部局限性斑片状脱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活动期周围头发容易拔除。”
斑秃是怎么发生的呢?其实它的具体病因并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及自身免疫等。也就是说免疫功能失调,精神心理压力过大,亦或者一些系统性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贫血等均有可能导致斑秃。
斑秃应该如何预防呢?首先得消除精神压力,避免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其次得戒烟限酒,其可导致头皮的毛细血管收缩,一定程度上加重脱发;再次得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避免一些系统性疾病的发生。最后,睡眠也很重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杜鑫表示,斑秃患者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掉很多头发,但是在及时对症治疗后一般可以停止脱发,重新长出新发,恢复正常发质。
雄激素性脱发需尽早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以往又称脂溢性脱发,是男性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常表现为发际线后移,顶部毛发稀疏,伴或不伴有头皮头发油腻。其发病和毛囊部位的5α还原酶活性升高,导致局部的睾酮被还原成二氢睾酮,二氢睾酮即是毛囊杀手,影响了毛囊的生长程序。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年龄以及内分泌水平有关,生活习惯和精神紧张也会加重疾病的症状。该病一旦发生,需长期治疗,一般来说治疗越早疗效就更佳。当脱发发展成“地中海”时各种手段也达不到满意的疗效。现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包括外用制剂及口服药物。多数脱发早期患者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对于脱发时间较久,程度中重度的患者可以选择毛发移植治疗。杜鑫建议,对于雄激素性脱发有治疗需求的患者需尽早去医院诊治。
秋冬季易脱发
记住这些“护发秘籍”
一、饮食:多吃富含5种重要微量元素的食物
1、铜。它具有防止脱发、贫血、疲劳和腹泻等保健功效。富含铜的食物包括鱿鱼、龙虾和牡蛎等海鲜。素食者补充铜,可以多吃扁豆、巧克力和大豆等食物。
2、碘。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会导致头发稀疏。富含碘的食品有海带、紫菜、海参、生蚝等。
3、硒。缺乏硒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不良、心脏病和脱发。坚果、肉类、绿叶蔬菜和鸡蛋等食物富含硒。
4、硅。硅有助于产生硫酸角质素,从而增强发根。富硅食物包括大米、绿叶蔬菜和大麦等。
5、锌。体内缺锌会导致发囊变弱,导致脱发。饮食补锌可多吃瘦肉、牡蛎、坚果、谷物等。
二、睡眠:每天睡眠不少于6个小时
尽量做到每天睡眠不少于6个小时,养成定时睡眠的习惯。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帮助入睡,同时也有利于头发的养护。
三、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人们从事脑力劳动的时间越来越长,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是促使脱发年轻化的原因之一。患者要积极面对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主动适应快节奏的生活环境,正确对待生活、工作和学习压力。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名医简介 杜鑫,主治医师,硕士。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近10年,擅长脱发疾病、痤疮、过敏性皮肤病、银屑病、美容相关性皮肤病等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近年来专注于毛发疾病领域,致力于毛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擅长雄激素性脱发、休止期脱发、斑秃等毛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