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重阳节
不贪婪,你才不会上当
难忘儿时河蚬味
小人书
下一篇4 2017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舌尖上的重阳节

□蔡淼
 

记得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喜欢背古诗,嘴上念叨着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脑子里面全是装着美食,对于背诗一点也不走心。

在我的家乡重阳节是很受重视的,仅次于春节,地位和中秋不相上下。到了重阳的前几天母亲就会掰着手指提前做好做美食的准备工作。对于我来说重阳节不单单是重阳节,更是舌尖上的盛宴。在这一天,重阳糕、菊花茶、苹果、板栗、柿子、鸡肉、羊肉面等等都会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每逢重阳节,母亲都会早早地买上一些羊肉和重阳糕。在我们当地重阳节美食众多,尤其是重阳糕和羊肉面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过去京城大户人家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母亲将西红柿、辣子和葱蒜酱醋与羊肉爆炒,再配上一碗白面,那味道简直美极了。

重阳节有两大习俗,一要敬老、二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有山的地方可爬山,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古人就想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重阳糕的习俗。母亲会在重阳节的前两天,打开一包重阳糕,让我每天吃上一块。重阳糕外观玉雪洁白,白中微透,其中的馅料若隐若现,有板栗、紫薯、豆沙、枣泥、血糯米等。口感上特别的黏腻,有一种双层的层叠口感。吃完了,还要舔舔手。母亲绝不让我们多吃,说要等重阳节敬完长辈才可以吃。那几天实在让人馋得受不了。

母亲还会在重阳节前几天杀鸡宰鱼,再把墙上的腊肉烧皮炖好。父亲会去把果树上的苹果、柿子等摘回家。一家人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大有过年的节奏。我们兄弟几个自然也不会闲着,会先去菜园里将新鲜蔬菜采摘回家,再去午后的树林里打板栗,找野生蘑菇。我们总是能在后山闻着肉香,咽着口水艰难地前行。尚未吃,都能感觉到齿间生香。

到了重阳节晚上,树影婆娑,如诗中描绘的场景一般。母亲提前将重阳糕、菊花茶、两三个热菜摆在桌子上,由父亲负责简单的祭祀,先敬天后敬地再敬逝去的祖先。仪式完毕后再将辈分最高的祖父祖母请到上座,祖父一声:开饭了。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扑向厨房,将母亲准备了好几天的饭菜端上桌。再小心翼翼地将羊肉面敬奉在祖父祖母面前,他们笑眯眯地吃着,非常满足。一家人其乐融融,其氛围一点也不亚于大年三十晚上守岁。

舌尖上的重阳节,不仅仅是美食的聚会,更是一份团圆,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