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变运古今上“高寒”
2017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韩美林:变运古今上“高寒”

▋周玉冰/文 马启兵/图
绘画作品《猴》
绘画作品《熊猫》
铜雕塑《和平守卫》
 

韩美林, 1936年生于山东,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大至气势磅礴,小到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个性特征鲜明,尤其致力于汲取中国两汉以前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并体现为具有现代审美理念和国际通行语汇的艺术作品,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史馆研究员。2015年,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           

谈安徽: 安徽教会我做人

“你们来了啊!” 当秘书带我们走进韩美林的工作室,他放下了画笔微笑着走过来,显然在等我们的到来。

1980年底,开放的国门刚刚打开,韩美林应邀去美国办展。1981年2月的《安徽画报》专题报道,韩美林认真地看着,陷入了回忆。“这些作品我现在都没有啊!”他感叹,《安徽画报》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历史瞬间。

“安徽的22年,教了我做艺术先做好人。”韩美林已经81岁了,但头发乌黑,眼神格外纯净。他的微笑很亲和,笑容里有着岁月淬炼后的坦然。

1963年,安徽准备筹建工艺美术学校。时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的赖少其在全国范围内物色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助教的韩美林被调了过来,说好是3年。

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带着梦想来到安徽。他的内心在想,3年内要给安徽人民一所好的工艺美术学校。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启程把他人生最美好的22年以特殊的基调定了下来。也许,“钉”字更准确。

这是一个人不堪回首的命运,也是一个时代不堪回首的过往。

刚到安徽,风云骤然而至。“四清运动”开始了,工艺美术学校搁浅。因为“大鸣大放”的时候他在北京说了许多,回不去。他被下放到淮南陶瓷厂劳动,随后以“反革命”罪入狱,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上都遭受了极大的摧残。个体生命没有力量去左右,许多日子,垂泪问天天不语。

他让我们一一去触摸他受伤的手指,笑了,“苦难成就了我。”

看淡了烟云,但听者落泪。

作家冯骥才在《炼狱·天堂》里有描述,让人不忍心读下去。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亏欠了韩美林,许多。

他豁达地说:“安徽有许多好人、好友。”萧龙士、陶天月、王冠亚、萧承震、康诗纬……包括当初监狱内、陶瓷厂对他有恩的人,他一口气说出许多名字。岁月在流逝,感情反而加深。他很怀旧,常常请朋友们去北京相聚,甚至组织他们去国外走一走。

他反复念叨着陈登科、肖马。斯人已去,清辉长留。他敬佩他们的才情,更怀念他们的为人。

他以这样的方式回首走过的岁月。这些,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他艺术的一部分。

谈艺术:给我两百年也画不完

茫茫黑夜中,韩美林深信天会大亮。

天一亮,他又站了起来。伤了、残了,仍然要拿起画笔。

他自由地驰骋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书法、绘画、雕塑、陶瓷、设计,甚至写作,每一个领域都成就斐然。人们誉他是天才的艺术家。

他自己怎么看?他说:上苍说,韩美林,你是头牛,这辈子就干活吧。

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煽情之语。

他停下了讲述,带我们看他作画。几分钟内,他就勾勒出了系列女子和奔马。“各种形状,画200年也画不完,所以每一幅画从不重复。”桌上堆满了速写本,密密麻麻画满了各种构思与造型。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会收走一批。

画画重复自己,就像作家写作重复自己,那就不叫创作而叫复制了。韩美林很不赞成复制自我。

他鲜活地诠释了“天才出自勤奋”这句话。每天工作18个小时,看书、书法、绘画、设计轮着来,所思所想全部在艺术世界里,他从远古艺术和民间文化去汲取滋养,源源不断化为我用。他把自己熔铸成了一座金矿,也不惜成本低开采出无比美丽的珍奇,这是他献给人类的财富。

透过岁月的重峦叠嶂,他搜寻到被遗忘的古文字。古奥的“天书”,让他痴迷,在文化的草原上,他拼命奔跑,只为看一抹中华文化真面目。

“天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古文化的魅力。”他向我们描绘着他对这种文字的感情。让我们觉得茶香里也是学术的魅力。

韩美林的血管里流淌的都是民间的血。血液奔腾,他激情挥洒。虽然历经了滔滔苦难,但呈现出的则是美、是力量、是大爱情怀。

谈情怀:对中国文化无比自信

中国画坛上任何时尚队伍都没有韩美林的身影,任何美术潮流也不见韩美林的声音。他固守他的艺术理念,肆意驰骋,终于建立起了艺术王国。

我们借用冯骥才先生的话语,称韩美林创建了“艺术王国”。他说不敢当。但徜徉在北京、杭州、银川的韩美林艺术馆,面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你会震撼:韩美林的艺术创作力如此丰富。他已经历和成就告诉人们:中国的艺术家只有在中国的土壤上、中国文化底线上成长起来才能走向世界。

敦煌壁画、贺兰山岩画、古陶、南北造像他都无比虔诚地学习,化为己用的时候又极力保持着艺术家的尊严与心性。“作品要有个性,要民族性。”他看着我们记录的笔触,特意强调,“不是民族化,更不能全民化、全球化、国际化。”

韩美林的内心,对中国文化无比自信。他在世界各地弘扬着中国文化。“世界文化需要中国。我们中许多年轻人,把国外的垃圾、牙慧当文化,不可取啊。梵高都学习中国文化。”

在韩美林看来,一个文明的国家要善待科学家与艺术家。科学家让我们智慧地生活,艺术家让我们美好地生活。

韩美林带着爱去描绘他喜爱的一切。山河、水、空气、太阳、月亮……都是大家的,人不能自私,艺术家进入了杂家时代,什么都要去学,关心着地球、人类。

在艺术道路上,韩美林不断打破常规与束缚,不断探索。他说,也许越走越孤独,高处不胜寒。但,他决定了,相约上高寒。             ▋据《安徽画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