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当归、白芷、陈皮、薄荷、甘草、杏仁、葛根、三七、地黄、白芍、蒲公英、何首乌、胖大海……这些美好而又诗意的中药,在童年时代的记忆里,无疑是亲切的。
小时候,家门对面的中药铺里,黑色古朴的药架子,长满了深藏不露的抽屉。抽屉的表面贴着药材的名称,一拉开,山野自然的气息便飘散出来。
中药在人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药虽然苦,但你只有吃下去,才能治病。生活的道路即使坎坷难行,你也只有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最终无悔而去。因为这样,你才会在苦药中寻找在它们深藏的甘甜或幸福。
那么,安徽各地的特产中,有哪些药草呢?
宿半夏
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不仅是药汤剂的原料,也是部分中成药品丸剂和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据清光绪年间《宿州志》记载:“宿半夏唯独四铺、孙町(现在淮北市境内)佳也,宿半夏粉足、色白,北京同仁堂点名要此地半夏。”正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如此之大,所以才产生了广阔的市场。
太和薄荷
太和是全国最大的薄荷生产基地,素有 “ 世界薄荷数中国,中国薄荷看太和 ” 美誉。
每年的7月,是薄荷收获的季节。每到此时,主产地安徽省太和县的薄荷种植户便忙碌起来。收割薄荷前,家家户户都要先将蒸馏设备——薄荷锅安装完毕,为薄荷油的提炼做好准备工作。收割薄荷时,必须在每天上午的12时到下午3时将薄荷收割。因为只有这个时段,薄荷油含量最高,质量最好,而此时又是三伏天里最热的时间,其间辛苦可想而知。提炼薄荷油时,只要开火,就要连天加夜,不分昼夜不停地烧火,方能保证出油率。
滁菊
滁菊位列四大名菊(滁菊、杭菊、河南菊、安徽毫菊)之一。清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记载:“甘菊,安徽池河皆产,入药用”,可见滁菊已有二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因产于定远池河一带,故又有“池菊”“池茶菊”之称。
光绪年间曾列为贡品,又称“贡菊”。大约1885年,一位姓范的菊农将菊花引至滁县。滁菊性温和,气味清香,既可入药,又可作清凉饮料。医药上为清凉镇静剂及眼科药,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岳西茯苓
岳西鲜茯苓经过药工切片加工晒干后,其薄如纸,日照透明,纹络层层,犹如隐隐约约的云彩。经过加工晒干后的岳西茯苓片,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散发出幽幽清香,此为岳西茯苓独有的特点,非岳西山区所产,则无此清香。
而且岳西茯苓片在水中浸泡数月,仍不变形,更不会散碎,在水中煎出汁后,仍然相当结实,韧度很大。
铜陵凤丹
铜陵牡丹属江南品种群,其根皮有镇痛、解热、抗过敏、消炎、免疫等药用,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亮星多、久贮不变质等特色,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全国 34 种名贵药材之一。
铜陵丹皮主要出产于新桥镇和金榔乡,其中新桥镇凤凰山地区的凤凰、牡丹、陶凤三个村,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所产的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证明为药效最好。《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
宣木瓜
宣木瓜产于宣州区,性温,味酸涩,有舒筋活络、祛风湿痹等症。古代医药学家陶弘景、苏颂、李时珍都有较高评价。
《本草纲目》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故有宣木瓜之称。宣州区种植的宣木瓜,已有1500 余年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定为“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