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卢施福,共探安徽摄影发展脉络
主办方和嘉宾致辞
3上一篇 2017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主办方和嘉宾致辞

▋本版稿件由记者 于彩丽 张治 吴承江 殷艳萍/文 高斌 黄洋洋 张倩莹/图
 

透过卢施福研究中国摄影史

安徽省文联主席、巡视员吴雪

由中国摄影杂志和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安徽画报》联合举办卢施福摄影研讨会,我觉得是我们安徽摄影界的一件大事,准确地说,也是我们安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以卢施福先生的艺术摄影为例,以安徽摄影发展的历史为例,来研究中国摄影发展的历史,是非常有意义的。

曾致力于培养安徽摄影人才

卢施福之子卢天恭

卢天恭回忆称,除了在《安徽画报》做一些摄影报道以外,父亲还比较注重摄影的发展,他在安徽所有地市都办过摄影培训班。“我在整理他的遗物当中,发现很多他那时候的讲稿,因为早期的摄影器材条件比较差,后期要有很多工作来支撑的。为了便于一些摄影初学者好掌握,父亲就把它记成一些简单的表格,让学习的人比较容易掌握,所以那个时期,他对安徽摄影人才的培养也起一定的作用。”

卢天恭记忆当中,父亲最喜欢的是黄山,他去的次数也很多。父亲去世后,按照他生前的交代,我把他的骨灰也撒在黄山。所以我感觉他对安徽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卢施福作品契合中国摄影史脉络

《中国摄影》杂志主编晋永权

这一次的研讨,来源于《安徽画报》对于卢施福前辈的梳理。卢施福老先生的作品,从记录到艺术,从自然景观到他个人的表达表述,从技术到他对摄影的理解和表达,契合中国摄影史的脉络。 我们准备拿出上百个篇幅来做,把它做透。

共同破解摄影基因传承的密码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志勇

我最初学习摄影,知道卢施福老先生是通过安徽合肥的一个企业摄影家拍摄卢施福老先生的一张照片,后来通过不同渠道看到他的作品,知道他是中国摄影开拓性的人物。摄影是有传承基因的,中国摄影之所以这么多年飞速发展,和传承了老一代摄影家的创新创造精神不无关系,我们今天群贤荟萃于此,就是为了破解这个基因的密码。

卢施福作品具有双重摄影趣味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康诗纬

康诗纬回忆说:“卢先生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并且有温度的摄影艺术家,他的暗房手工照片做得极精细,在他的作品中,既有西方的审美法则,也有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所以他的作品有‘双重摄影趣味’。”通过对卢施福先生作品的探究,康老对摄影艺术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真实与历史决不能PS;第二、摄影艺术要有坚实的暗房技术做支撑;第三、摄影作品能够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存下来的,才是摄影精品。

卢施福善于用滤色镜,是创意摄影的前身

著名摄影家、《安徽画报》首任摄影记者厉福昆

厉福昆曾与卢施福在《安徽画报》共事,他回忆,卢老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虽然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是个专家,但没有旧知识分子的高傲,很亲切、平易近人,因此我跟他相处是非常不错的,跟他从未发生过任何争论。”

卢施福先生很善于用滤色镜,他拍黄山的作品很多都是用红滤色镜拍的,也有一部分是用绿滤色镜拍的。所以他用滤色镜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也会向同事们传授如何调整层次和对比度。“现在来看,他是创意摄影的前身。”

追忆卢施福,是致敬也是激励

《市场星报》社社长、总编辑,《安徽画报》主编陈宝红

《安徽画报》复刊后之所以发展快、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卢施福就是这样的巨人。虽然在画报只有三年时间,但是卢老对初创时期的画报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也正因为卢老,让画报在初创之期就在摄影界声名鹊起。虽然卢老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但他倡导的写实摄影观点却广为流传,他倡导的摄影题材、接触、选择、多摄、勤力五大先决条件,被业界推崇为旧中国美术摄影向现实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

如今我们大多只能透过卢老的作品来读懂他,今天,我们在此追忆往事,不是简单回味,而是致敬和激励。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