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个完全货币化安置 旧城改造项目现身瑶海
温大姐的小吃店常年为孤寡老人免单
合肥失业保险基金 将为企业稳岗补贴
老党员8年给千棵树当“免费保姆”
合肥一社区连续20多年 向辖区学子发放奖学金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温大姐的小吃店常年为孤寡老人免单

 

在合肥市琥珀北村,有一家爱心小吃店,除了物美价廉外,老板的热心和爱心也为居民和食客们所津津乐道。开业2年来,53岁的老板温国兰一直坚持让年满60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免费用餐,并先后送出1000碗免费小吃。“希望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来我这儿用餐。”她说,自己这么做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温暖这群老人,就算贴钱也愿意。昨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获悉,最近,热心的温大姐荣获“蜀山道德好人”称号。    ▋刘丽丽 胡正球 记者 马冰璐

孤寡老人一席心酸话

促使她开店

30㎡大小的小吃店里,干净整洁,食材卫生,从牛肉面、小刀面到水饺、馄饨等小吃应有尽有,食物美味可口,价格也十分公道,从6元~10元不等。“这家店源于一位孤寡老人的一席心酸话。”温大姐说,2015年之前的一天,她在散步时偶遇一位孤寡老人,“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儿发呆,我便好心问她,为什么不去跳跳广场舞。”结果,老太却悲伤地回答她:“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儿有女有孙子,我什么都没有。”

温大姐当即明白老太是一位孤寡老人,从那时起,她便萌生了开一家爱心小吃店,让孤寡老人有个去处,并免费用餐的念头,“当时,儿子正在上高中,学业紧张,我没时间开店,这个计划便暂时搁浅了。”

2015年,温大姐的儿子考上大学,同年10月10日,她的爱心小吃店开业,她既是老板,又是店员,简单的店招上写着一句醒目的话:“凡年满60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来本店消费一律免费。”

孤寡老人慕名而来

小吃店成了“避风港”

刚开业时,为了让孤寡老人们知道小吃店的存在,温大姐主动通过周边几个社区找到辖区孤寡老人的电话,并一一给他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店里做客。很快,周边的孤寡老人慕名前来,70多岁的孤寡老人严阿姨是店里的常客,“严阿姨经常带着朋友们来吃馄饨。”温大姐说,自己最开心的时候便是看到孤寡老人成群结队来用餐。

进门前沉默不语,进门后谈笑风生,温大姐发现,小吃店似乎有一种魔力,可以让老人们卸下心防,侃侃而谈。随着时间的流逝,常来就餐的老人们把温大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口一句“小大姐”地喊着,十分亲切。

如今,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慕名前来小吃店免费用餐,小吃店俨然成为老人们的“避风港”。两年来,温大姐除了尽心尽力地为老人们做可口的小吃外,还不断地走进老人们的内心,“我希望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关爱。”

连吃5天“霸王餐”

58岁装潢工羞愧“坦白”

去年夏天的一天,一位腿脚残疾的装潢工来到小吃店,并称自己已年满60周岁,想吃碗饺子。温大姐二话没说,便为他煮了一大碗饺子。聊天中,温大姐得知,他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无儿无女,最喜欢吃手工水饺,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

从那天起,装潢工每天都会来用餐,温大姐总会多煮几个饺子,连续吃了5天后,装潢工满脸羞愧地向温大姐“坦白”自己只有58岁。温大姐连忙说:“差两岁也没关系,喜欢吃饺子,你就常来。”

两年来,温大姐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承诺,让孤寡老人免费用餐,“前前后后已经送出1000多碗小吃。”她说,店面是自家的,不需要租金,也没有雇佣店员,“成本比较低,每月收支大抵平衡,我开店不是为了挣钱,也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温暖孤寡老人,就算贴钱也愿意。”

为了顾及孤寡老人们的自尊心,温大姐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件爱心小事。去年,社区为她申报“蜀山道德好人”称号,得知消息后,她立即让社区撤回申请,“我怕老人们误会我想出名,不敢再来吃饭。”今年7月,社区偷偷地为温大姐申报了“蜀山道德好人”称号,并成功当选,“如果我知道的话,肯定不让社区申报。”温大姐说,自己只是想为孤寡老人尽一份心意,“未来,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来我这儿用餐。”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