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理财首次突破5万亿元
没钱的原因,你中了几个?
信用卡分期 可能正在吸走你的钱
下一篇4 2017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上半年理财首次突破5万亿元

▋吴雨
 

近期,金融机构陆续发布了中期业绩,从中折射出不少理财投资新变化。今年上半年,市场资金面相对趋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水涨船高,因此,这类理财产品成为百姓投资的热门领域。数据显示,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由去年10月的3.65%攀升至4.4%,6月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就多达1934款。                        

上半年货币基金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收益率整体上扬。数据显示,6月末,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为4.32%。伴随理财资金的大量进入,部分银行和基金公司获得了可观的增长和收益。中报显示,上半年,光大银行零售理财资金增长753.96亿元,增幅20.76%;平安银行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为22.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7.51%;凭借余额宝大幅增长的天弘基金,上半年收入达到40.13亿元,净利润近11亿元,创基金公司半年盈利纪录。

专家表示,上半年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上涨,得益于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整体上升。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市场价格中枢整体上扬,6月末Shibor一年期利率由年初的3.38%左右攀升至约4.42%。

不过,7月份以来,央行通过多种工具释放流动性,资金价格有所回落。

“近期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远不如6月份。那时候多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收益率大都超过5%,个别的甚至超过6%,眼下都跌到5%以下了。”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融360分析师刘银平分析认为,虽然银行理财和基金产品收益率近期有所回调,但市场流动性仍整体偏紧,理财产品收益率未来仍有走高的可能,投资者可关注。

上半年,在银行理财收益不断攀升之际,产品规模增速却在放缓。究其原因,主要是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金融乱象的治理,而每一次监管通常伴随着市场波动,影响老百姓的投资行为。

“前几年,银行理财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在50%左右,但随着今年监管趋严,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原来被视为‘香饽饽’的同业理财、通道业务等变得让人避之唯恐不及。”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针对资金空转等问题,监管部门把理财作为治理银行业市场乱象的“牛鼻子”之一,今年3、4月份以来开展了专项治理,要求金融机构对标、整改。据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介绍,开展综合治理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累计减少1.9万亿元,6月末理财产品余额28.4万亿元,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5个百分点。

多家银行的中报也反映出这一趋势。6月末,中信银行理财规模较上年末微增不到1%,手续费收入同比仅增1%;招商银行受托理财收入达到62.39亿元,同比下降37%。与此同时,证监会也频频出手严控理财产品背后的各种风险。3月底,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新规对外征求意见,对委外定制基金设立进行约束和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严格的监管政策之下,银行的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行为将受到限制。长期来看,更多的理财资金将流向低收益、低风险领域。

在房地产调控、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投资理财领域也出现另一个新动向,一些资金开始流向个别监管模糊地带,比特币等“另类投资”开始兴起。业内人士称,高收益背后是高风险,百姓投资需谨慎。

今年以来,央行多次对主要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开展现场检查,发现不少交易平台存在操控市场、虚假交易、缺乏第三方存管等问题。

“投资者应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帮助下,梳理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资金配置周期,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资产配置方案。”工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宋建华说。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