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70个村入选国家级美丽乡村
2017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富
安庆70个村入选国家级美丽乡村

▋星级记者 刘海泉 文/图
茶庄村风景如画
凉亭乡金花村农耕文化长廊
金花村整洁的村貌
 

昔日被称为“泥巴岗”的黄铺村,增强自身发展动力,用六年的时间,华丽转身为名副其实的美丽家园。

怀宁县金花村围绕“农耕文化”和“乡愁文化”做文章,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乡村旅游,不仅村庄环境靓起来,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近年来,安庆市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兴业富民惠民。农村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富。

依托景区资源 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

新铺的柏油路绕村而过、参天的古树葱郁茂密、整洁的庭院散落山坳中……这是8月31日,记者在潜山县天柱山镇茶庄村看到的场景。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宋曰凯介绍,茶庄村2005年由原建华、黑虎、茶庄三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9个村民小组,3012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几年前,茶庄村作为天柱山景区的门户,周边房屋布局参差不齐,建筑风格五花八门,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村间小路崎岖泥泞,露天旱厕处处可见,民众耕作方式也很原始。种种现象不仅与天柱山景区的发展不协调,也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整治改造势在必行。2016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决定把茶庄村作为国家级示范村重点打造。“茶庄旅游资源丰富,比如天柱大峡谷、九曲河漂流、吴宕秋色、黑虎瀑景区……我们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今后的主战略,结合本土特色,打造宜居宜游精品村庄。”

村里的远景规划,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民王成生夫妻俩以前在外面打工,挣钱很辛苦,去年回家搞了个农家乐,自家种菜、养鸡,游客吃到的都是原生态的食物,此外,装修了6间家庭式客房,提供住宿。“春天的时候,我们这里满山都是映山红,桃花李花盛开,加上山上竹子林四季常绿,景色很美,吸引不少游客逗留,一年能挣个20万,比打工强。”王成生笑着说。

2016年茶庄村荣获“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光荣称号,2017年3月份又获批 “安徽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

昔日泥巴岗六年间实现华丽转身

“黄铺是个泥巴岗,泥土板结禾不长。三天不雨苗发黄,下点急雨遍地浆”。这是安庆潜山县黄铺村73岁的村民徐际炎自创的民谣,说的是黄铺村从前“脏乱差”的情况。

从2011年起,黄铺村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大变样。如今的黄铺村,平坦的柏油马路,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村民活动中心……

“美丽乡村建成之后,一些亲戚朋友过来都找不到我家了。”谈起村里的变化,徐际炎老人笑着说。

黄铺村面积20平方公里、有1800个家庭、7000多人。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同时,村党委书记王绍南又有了更大胆的想法:不仅要让山绿起来,还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询问政策,请专家测评,征集农户意见……经过反复的探讨与论证,最终确立了村里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瓜蒌等特色农业经济,以及村民共享收益的模式。几年的发展,一个个农业特色项目在黄铺村落地生根,来黄铺投资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绿水青山变成了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农户以及生态的共赢。

2016年,黄铺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近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80万元。谈到黄铺村未来的发展目标,王绍南自信地说:“我们就是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建设‘四园’:美丽‘家园’、绿色‘花园’、产业‘果园’、农民‘乐园’为载体,打造全国名村。”

发展生态农业 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建设美丽乡村, 产业是根基, 富民是核心。

农家“别墅”错落有致,村庄道路四通八达,树环水绕处处皆新,走进怀宁县凉亭乡金花中心村,一幅风光恬然的天然画卷映入眼帘。石碾、纺棉花机、风车等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老物件,陈列在露天农耕文化长廊内,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村庄美起来了,如何才能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金花村坚持自然景观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遗存和民俗传说,依托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致力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特色村。村庄以“记住乡愁,留住乡韵”为主题,打造别具一格农耕文化,投资30万元共建造1400平方米文化墙,新建农耕文化长廊80平方米,并建成名人堂60平方米,民俗文化陈列馆90平方米,使群众适时观看了解家训、文明创建、民俗文化等各种经典,提升村庄文化内涵。

此外该村还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进茂祥、聚丰园两家生态农业公司,流转土地450亩,大力发展无花果、杨梅、核桃产业,吸引村民参与田间管理,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户增收。二是建立村级产业扶贫基地。可为中心村群众和凉亭社区贫困户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为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创造了条件。

“我平时就在无花果基地里锄锄草,搞搞管理,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块钱收入,闲时还可以去外面打工。”60岁的村民朱训根笑着说,“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以前想都不敢想。”

年投入14亿 安庆70个村入选国家级典型

茶庄、黄铺、金花,这些村庄的巨大变化,是安庆市近年来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自2012年底启动以来,安庆市连续三轮考核位于全省前列,前两轮分别有3个县获得先进,先进数量全省最多。今年初,桐城、潜山、岳西、望江4个县(市)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先进数量全省第一,占全省29个先进总数约七分之一。在全省民生工程单项考核中,位列第四名,全省无并列位次。2016年,全市有14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所在地列入国家级示范典型,累计70个。

建设美丽乡村,资金支持很重要。2016年,安庆市美丽乡村建设总投入13.95亿元,其中省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05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6亿元,农民自筹及其他资金3.3亿元。2017年安排市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主要用于45个市级中心村建设。

记者从安庆市美丽乡村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 该市2016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正待省、市考核验收。2017年度美丽乡村点的规划编制工作已于6月底结束,整治建设综合进展达到68.76%,乡镇政府驻地、省、市中心村各项任务均超序时进度。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