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东路街头出现了一批“土洋结合”的店铺名翻译。例如,“爱尚剪中剪”译成了“Love Cut Cut”,“小徐理发”译成了“Small Xu Li hair”。(8月17日澎湃新闻)
关于商铺统一牌匾,近些年各地似乎都在尝试,尝试的结果就是似是而非,千篇一律。不仅外形一样,连字体都用了同一字体。把所有的手写书法体全去掉,把具有民族特色的镶边全去掉,甚至连商铺牌匾的材质也统一成唯一材质。其结果就是美感丢到爪哇国,民族特色换成呆板型,国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形式主义,外国人一看似乎进入了机械时代。这样的统一似乎没有正能量,也没有任何城市美化的意义。
关于店名英译,不妨拿外文中译作个例子。所有易记且通俗易懂的外文中译,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翻译方法。或音译,或意译,但绝对不是生搬硬套原音,也未必直译两个“剪刀”,而是体现了翻译者独到的见解和文化素养。
反过来看看“爱尚剪中剪”直译成“Love Cut Cut”“小徐理发”译成“Small Xu Li hair”这种生搬硬套的翻译,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批量生产或者拿翻译机直接翻译的结果。既不费力,又不用动脑子,还省了大量人力,与那种三天未必译出一个得体合意的英文词来的较真翻译家相比,这种粗制滥造的批量生产式翻译,只适合硬译或者临时性解意行为。换言之,当一个外国人进入呼和浩特新城区海东路之后,看到这样的硬译出来的店名,能解其意,但其观感与效果只能归于网页版直译机水平,徒令外国人笑耳!
统一牌匾店名,不妨学学老北京城或者辛亥革命之后的各大城市老牌店铺牌匾的做法。无论是烤鸭店还是点心店、裁缝店,均由单一的中文店名构成,无英文翻译,更无硬译的作品。其内核为名家书法书写,如此店铺牌匾,才叫民族特色。与印刷体的当下之店名牌匾相比,孰高孰下,立见分明。
机械、硬译的中文翻英文,国人看不懂,外国人贻笑大方。统一制作的印刷体店名牌匾也好,招牌灯箱也好,只能留给所有人以刻板的印记。这除了机械死板之外,没有人会有美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