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高招录取落下帷幕,高考录取通知书也已经陆续送达考生们的手中。家住六安市霍山县太平畈乡耿家坊村祝家湾组的祝发洋,今年以理科465分的高考成绩,被黄山学院土木工程系录取。和祝发洋一同考上大学的同学们,有的在筹办开学装备,有的在外出旅游,但祝发洋和母亲两人却在为学费而犯愁。
父亲病逝,母子俩相依为命
祝发洋从小生活在简单的三口之家。父亲祝玉兵患有肺病,妈妈储召红肢体二级严重残疾,劳动能力弱,家庭条件比较贫困。“但是父母亲戚对我的爱却满满,那时候父亲在乡间地头流动给别人理发,我就在家陪妈妈,帮忙打猪草、捡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穷人孩子早当家,这个1999年出生的小伙子,打小就会洗衣做饭了。
2013年除夕,本是阖家团圆迎接新年的美好时刻,但祝发洋却遭遇了生死离别——卧床5年多的父亲由于肺病永远离开了他。
家里的唯一的顶梁柱塌了。原本贫困不堪的家,只剩祝发洋和残疾母亲相依为命。储召红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因为生了祝发洋却没有能力养他。“有时候想我要是跟别人一样就好了,我也想过死,我自己身体不方便,也不能照顾好孩子,死了一了百了。可是一想到孩子去学校读书,回家连个灯亮都看不到,又不舍得。”说这话时,她不停地抹眼泪。就这样,储召红决定和儿子一起走下去,哪怕生活再苦再累。
300元买的电视机是家里唯一家电
从霍山县到祝家湾组,开车要两个小时的山路,交通十分闭塞。山坡上的三间矮房子就是祝发洋的家。记者辗转来到祝发洋家里,他和母亲正在厨房,刚刚做好午饭。
祝发洋和母亲各住一间房子,其中母亲住的那间又隔开一半作厨房。中间的一间就是客厅了,但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上,除了两张桌子和几个矮板凳和两个热水瓶,就只剩下墙上布满灰尘的奖状了。祝发洋告诉记者,房子是2009年在政府补助下改造的,之前一直是泥瓦房。而家里仅有的几个旧柜子,也是爸妈结婚时候购置的家具。
没有洗衣机、电饭锅、空调,在储召红的房间柜子上,有一台14寸的老式电视机,这是家里唯一的家电了。“电视机是之前花300块钱买的,以前都没有,孩子想看电视就到亲戚邻居家看。”储召红告诉记者。
祝发洋的母亲肢体残疾,加之骨质增生,到哪里都要靠一根拐棍。坐在门旁的板凳上,记者注意到她的衣服看上去也“有些年份”了,“这是我儿子的衣服,他不穿的我就拿来穿,裤子也是儿子的。”原来,储召红已经许久不买新衣服了,在她看来,儿子上学需要穿得稍微体面一些,破旧的衣服自己再接着穿。“儿子也偷偷省下生活费给我买过衣服,我觉得没必要,只要孩子吃好穿好就行了。”
耿家坊村的村支书告诉记者,祝发洋很有孝心,考完大学之后他本想出去打工的,但由于他走了母亲就没人照顾了,上大学可能不能经常回家,也就一直留在家里给母亲帮忙。
不识字的母亲坚信读书是最好出路
眼看家中经济困难,母亲度日艰难,祝发洋曾决定中学毕业就辍学打工,早点挣钱养活父母,帮助家中度日。“看着父母亲为了自己那么辛苦,真的很舍不得,我就决定不读书了。”
但是当祝发洋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时,储召红却大发雷霆,坚决反对儿子辍学打工。“我那时候就是条件不允许,从小没有读过一天书,就经常被别人笑话,说你没读过书不懂。我就觉得不读书没有出息,读书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出路。只有努力读书,将来才能翻过大山,到外面看看。”
面对记者,储召红说出了隐藏已久的心里话:“我虽然没有能力照顾他,但是心里还是很爱他的,不比别的母亲少一分。”母亲的坚决反对和父亲的去世,让祝发洋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霍山中学,考上大学,改变家庭的生活。
想翻过大山去外面看看
“县交通局张阿姨持续的关爱、浙江滴水慈善基金爱心的捐助、乡里乡亲坚持照顾母亲、乡政府、村委会逢年过节的慰问”,可以说,祝发洋是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完成学业的。他将所有的爱心帮助,都记在了本子上,“妈妈经常给我讲,别人帮助我是恩情,让我不要忘本,以后有能力了要尽自己所能回报帮助过我的人,回报社会。”
今年的高考,祝发洋理科考了465分,被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录取。不过,学费和生活费,却成了这个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母亲储召红生在大山,长在大山,除了办残疾证去过霍山县城,再也没有出过大山。祝发洋去过最远的远方是霍山中学,那是他为考上大学努力拼搏的地方。“小时候学课文《在山的那边》就很有同感,我没有去过六安,也没有彻底走出过大山,对大学还是挺期待的,特别想走出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
爱心圆梦大学,爱心燃起希望。由市场星报联合团省委、省文明办、省青基会发起的安徽希望工程2017“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已经全省各地拉开帷幕。无论你需要帮助还是想要奉献爱心,都可登录安徽希望工程官方网站( http://www.ahhope.org)开设的专题网页,查看相关活动信息。
人物小档案
姓名:祝发洋
年龄:18岁
毕业学校:霍山中学
高考成绩:理科465分
录取院校:黄山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