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在刚刚结束的第14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来自合肥一中高二文3班的李昊龙在全程无翻译的情况下参赛,并获银奖第一名,创造了中国队目前在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的最好成绩。11日上午,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记者采访到了这位地理“学霸”。
此次比赛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李昊龙告诉记者,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天里,他们住的宿舍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整个考试持续7天 ,其中4个上午是正式考试时间,不管是室内综合笔试还是室外实地考查,试题和答题都使用英文,并且全程没有翻译,只能靠自己独立完成。“这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中国的队员来说较为困难,其中综合题和野外实践的书写量特别大,其中包括大量的英文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
除了语言问题,李昊龙说,在参赛学段上,一些欧美国家学生也更具优势。“我国规定只允许高中生参加这个比赛,但是其他很多国家规定的参赛学段是16~20岁,赛场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大学生选手,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据介绍,国际地理奥赛每年举行一次,共分为综合题、野外题和多媒体测试三部分。此次比赛从8月2日开始,至7日结束,历时6天,共有41个国家或地区的160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分别有14名、26名和40名选手获得金、银、铜牌。中国-北京代表队的四名选手摘得了2银2铜的好成绩,合肥一中的李昊龙同学获得银牌第一名,中国-北京代表队团队总成绩排名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