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他们对外界非常敏感,活在孤独的世界中。
他们是失独家庭。
如今,他们老了,不仅身体上经常生病,生活上缺乏照顾,就连心理上也异常孤独甚至考虑轻生。
无助的他们,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彷徨与不安……
有数据显示,合肥超过80%的失独老人患病,而超过70%的失独家庭年收入低于2.5万元,更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失独老人甚至没有排解抑郁的出口。
事例:72岁失独老人生病住院无人照顾
身体疾病、精神折磨,合肥75岁的失独老人张奶奶已经无力照顾自己,于是她希望能入住养老院。然而就在上个月,她再一次被养老院拒之门外,只因为没有孩子签字。“我恨不得跟随孩子去了。”她绝望地说。
且不说整日吃药比吃饭还多,就连定期去医院检查、治疗,张奶奶都异常艰难。自从几年前老伴和独子相继去世,张奶奶便成了失独老人。失去亲人的打击,让张奶奶多年的老毛病持续恶化,甚至几次病发住院。
“我每个月退休工资只有1000多元,平时省吃俭用也只勉强够,更别说生病住院。”张奶奶说,平时有个小病都不去医院,但现在上了年纪,病越来越多,都这么撑着,也不是办法,即便是咬咬牙去医院看病了,可一连串的排队、挂号、检查、取药,都足以让她累得晕头转向。张奶奶说,她曾想要请保姆,可家政公司一听说她身患多种疾病,又总是有些犹豫,很多保姆受不了接二连三地跑医院,也都不得不辞掉了。 “万一哪天再病发,做手术身边连个签字的人都没有。”最让张奶奶担心的是,疾病缠身又没人在身边照顾,后果会怎样,她想都不敢想。
数据:全国失独家庭超过百万
在中国失独家庭有多少?有关机构做了一些推算: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失去唯一的子女,对父母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很多专家关注这个群体,并发现了他们的共同特点——在失独家庭中,因为人生中的这一遭遇,让很多人变得敏感、脆弱、封闭,甚至就此消沉。失独者时常陷入回忆,否认孩子已离世,情绪消极,失望、沮丧、抑郁,表现为一如既往地整理孩子的物品及房间,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对生活表示淡漠,主动远离社会,更有甚者会穿孩子的衣服,以寄托思念之情。
11.5%的受访者对孩子抱有内疚之情,既后悔在孩子生前没有给予足够的呵护,也内疚没有见到孩子最后一面,在孩子最痛苦绝望的时刻没有陪伴于旁,甚至将孩子离世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抱着宁可代替孩子去死的想法。失独的哀伤导致失独父母整天以泪洗面,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杀念头等极端心理。
省社工协会数据显示,早在4年前,合肥市区失独家庭已近300户,涉及400余人,失独老人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身体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躯体疾病患病率高达82.4%,超7成年收入不足2.5万元。“医疗费用支付、无人照料陪护、养老院接收难等问题,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紧迫性养老问题的出现。”该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我省失独家庭可获3000元抚慰金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措施,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别扶助金提高,并着手构建经济补贴、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应急帮扶、亲情关爱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关怀扶助体系。
据悉,我省曾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优先安排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对生活贫困、住房困难等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申请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我省将优先予以安排,并考虑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需要,合理确定配租保障性住房的具体户型。
养老方面,省政府规定,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等缴费困难群体,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为其代缴全部养老保险费。选择居家养老的,优先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医疗方面,省政府规定,符合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县级人民政府代缴全部或部分应由个人承担的参保资金。
在帮扶关怀方面,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发生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由省人口基金一次性发放不少于3000元的紧急抚慰金。对符合条件、有收养意愿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其收养子女。
支招:强制树立新生活目标
那么,失独老人该如何适时走出心理阴影?专家建议,首先要明确失独的意外性,要客观地看到事情的出现是意外性、不可抗力的,具体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很有限,打破以往那种“受害者与责任者”不合理的心理角色定位。
此外,强制树立新生活目标,失独者家庭要带着一定的自我强迫,树立生活的新目标,有一个完整的家只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融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这样会更积极自信,有助于更好地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同时,向他人倾诉心声。 对失独老人来说,关爱是他们最需要的礼物。有相似命运的人可以搭建一个爱心交流、耐心沟通的平台。失独老人既可以把这儿当作是“哭诉会”,哭出心中压抑多少年的恐惧和自责,也可以视为“支持小组”,卸下心防,向专家求助,去淡化内心深处那种被抛弃感,聊聊如何让晚年更幸福。
建议:成熟的关爱标准+社区义工帮扶
采访中,有律师表示,就现行法律,失独群体要求行政赔偿或者说行政补偿都是于法无据的。国家计生政策同失独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一种偶然的结果。但是那么大的一个群体出现了,并且他们的疾病、养老都面临着种种问题,同时经历丧子或丧女巨大的悲痛,国家是有义务对他们实施救济或救助的,这也是责无旁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初需要出台政策支持,建立一套成熟的规则和标准,这个规则和标准建立了,长远来看就是要制定法律。而对失独者而言,制定相应政策时应该有适当的倾斜,这是国家对弱势群体责任的一种体现。
除此之外,在住有失独老人的社区,社区街道办最好也能够帮他们多申请一些义工,在他们身体抱恙的时候能够有个人搭把手照顾。或是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带领这些老人走向社会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