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华
如今,手机游戏十分盛行,甚至许多孩子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前几日,怀宁县的一位熊孩子玩手游玩过了头,在手机被父母没收挨骂后,居然玩出了更出格的事。近日中午12点左右,怀宁县工业园内某公司宿舍失火了。(7月11日《北京晚报》)
从教育学分析,“熊孩子”的年龄一般在5到12岁之间,他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破坏力和充足的时间,他们无厘头的要求往往弄得你不耐烦乃至抓狂。像新闻中的“熊孩子”,他放火所造成的破坏,已经远远超出了控制的范围。
其实,熊孩子又何止只有这几个?翻阅新闻报道,熊孩子做的事历历在目:媒体报道的那些在文物古迹上爬上爬下、在游人密布的地方随地大小便、在供人观看的景点上蹦跳,在长城、故宫等处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孩子固然是有错,“熊孩子”身后的父母,他们不应该无动于衷。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许多公开场合,面对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他们不仅不制止,反而“添油加醋”。 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只能是“熊孩子”。
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也有人说,一位伟大的父母胜过一百位优秀的校长,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家教的缺失,在给社会带来公害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孩子推向极端危险境地,家长的不作为,直接后果却由小孩承担,家长的责任在哪?因此,要想制止这些熊孩子的行为,不仅仅是要对这几个熊孩子批评教育,要其监护人赔偿经济损失这么简单,应该以此为戒,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面对熊孩子的惹祸,该反思的不光是家长,学校、社会也应该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