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老师说我儿子上课总是乱动,爱和同桌说话、打闹,平时他在家也喜欢爬高上低,是不是有多动症啊?”每年一到放暑假,就有家长拖着孩子来找心理医生咨询,想看看自己那调皮、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心理专家提醒,好动的孩子并不都是多动症,而不多动的儿童也有可能患上多动症。
文静女孩竟患上多动症
敏敏(化名)今年上二年级,平时在家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可老师却经常反映孩子听课容易走神,做事有始无终,作业拖拉,同龄孩子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她要两小时。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咨询。
经过一系列的病史问询、检查评估等,医生诊断孩子为小儿多动症,这让家长很困惑:孩子一点儿都不顽皮,怎么会是多动症呢?
合肥市妇幼保健所专家解释说,多动症分为三个类型,即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注意缺陷为主型表现为易分心、懒散、困倦、动力不足,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有较多的学习问题,而品行问题较少,敏敏就属于此种类型。
多动冲动为主型常见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以活动过度为主要表现,如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忍耐力差,办事易冲动,不顾后果等。而混合型既有多动又有注意缺陷,为最常见的多动症。
孩子好动并非都是多动症
和文静的孩子从不会被当作多动症相比,在社会上尤其是小学教师和家长们往往把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统统叫做“多动症”。但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钟慧表示,其实当中有不少是正常儿童。
那么如何区别正常与不正常的多动呢?钟慧解释说,多动症的“多动”是一些不适当的、无目标的动作,而且不能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不仅量有增加,本质上也有改变,“多动症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才能下结论。在没有经过明确诊断时,千万不能乱用多动症的标签。”
通常情况下,一个心理正常的孩子,他的活动与他所处的环境应该相适应,而且带有目标性。比如在家中,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可能会去做某些引起家长注意或责备的事情。这些活动,其实是儿童一种心理活动的流露,但对父母来说并非是他们所期望的,因此就把它当成是多动症的一种表现。
“多动必须与这些让父母感到厌烦而实际是正常的活动相区别,父母之所以会厌烦是由于他们不熟悉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寄予过高的期望。”钟慧说。
多动症危害大,家长应警惕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行为异常性疾病,临床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其中70%患儿的症状要持续到青春期,30%持续到成年期,并容易合并多种其他障碍,对患儿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我国报告的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1.3%~13.4%,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原因可能是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多动症患儿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分心,因此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出现持久的学习困难,还可能会引起孩子出现自卑、忧虑、孤独的心理,甚至有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
多动症患儿成年后,尽管多动的表现会减少,但仍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容易冲动,行事鲁莽草率,比如易与同事发生冲突、因冲动经常变换工作、开车容易造成事故等。”
但家长也不用太过担心,正常儿童多动一般发生在3至6岁,他们的多动在经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后能做到自我控制,改正得快而且有效。
不过钟慧也提醒,某些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也会出现类似多动症的表现,如听力和视觉损害、过敏性疾病、贫血、药物不良反应、甲亢、癫痫,以及心理障碍中常见的抽动障碍、孤独症、学习恐怖症、儿童精神分裂症等。因此,如家长发现儿童有多动问题,应尽快就诊治疗。